书名:《精进》
作者:采铜
好好学习,从学会提问开始。
001主动建构知识
经常在上课时告诉学生,你要提问题,只有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你认真思考了。可以说,向自己提问,是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平时能进行到的大多是不经提问的学习:
订立计划:很多时候会为自己订立这样的学习计划:两个星期看完《理想国》这本书,一个月学习“时间管理“的网络课程。
实施学习:从头至尾的阅读一本书,观看一门课程,将其中比较重要的点摘取出来,记成笔记,堆放在笔记软件里。
回顾和整理:定时对笔记进行整理,或者画出思维导图,将书中的知识点以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是不是似曾相识呢?这就是我们平常进行的,没有提问的学习。做到以上的三步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
ps:我还停留在第二步,学习阅读一本书,观看一门课程,没有计划,也没有回顾和整理。
可是如果深究,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其实是已定的已有的知识,而不是我们心中困惑,那些以待解的难题为中心的学习。
我们在初中高中阶段,大多数是以既定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充当了“搬运者”,将课内的知识挪到自己的大脑里。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不清楚。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不会灵活运用,尤其是政治和历史。得准,记得牢,记得完整,被认为很重要,而建构知识体系,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或是被忽视了。
ps:我似乎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比如一些畅销书,仅仅是因为大家推荐就去看,而没有想过我要以什么样的目标去看,这本书会对我带来什么启发,有些浪费。
002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
提问题不是想当然,应该建立与已有知识的地基,不要等到去学新知识的时候就忘了。时时对于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反思,也很重要。
作者提供给我们四个思考角度:
1.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2.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有着何种补充和挑战?
3.针对当前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且这些知识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无法轻易获得解答,有哪些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ps:最近看《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18讲》,里边提到如何有逻辑的说理,写文。我已有的知识是有一定的思维。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加深了印象,也对网络上盲从有了警惕,很多时候人们随大流是因为罗辑思维不够,易被情绪驱使。又联系到《工具论》中提到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这是个比较庞大的命题,没有办法轻易获得解答,但它能够让我把思维拓展。
003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
琳达·哈林—哈蒙德,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大力倡导“基于探究的学习”,由问题引导的学习,是基于探究学习的主要形式。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则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无限的探究下去。但这个提问最好是具有开放性解答,而不是“yes/no”。
ps:家长在向老师询问孩子情况的时候如果问“她/他在班里学习好不好?”很有可能得到“好/不好”的解答。如果改成:“他上课的听课状态怎么样?”,老师会针对她/他在课堂的表现做出全面的解答。
004小结
问题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我们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向他人提问,向高手请教,但不能因此产生懒惰心态,不会就去问,懈怠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明白别人只能指明方向,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得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开启卓越心智旅程的过程。这才是建构的关键,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