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跃峰渠》的作者靳文华,原邯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是一位人品、文品都很好的优秀领导干部。靳部长长期做宣传工作,管过新闻,我在河北电台邯郸记者站,他知道我们远离机关,工作、生活多有不便,对我们有很多照顾和帮助,永远难忘。大家看看靳部长的这段朴实的文字,就会对靳部长有所了解)
(作者近照)
重走跃峰渠
作者:靳文华
第一次听到“跃峰渠”这个名字时,我正在山西一座大山里当兵。那是1975年的冬天,突然接到妻子发自峰峰一个村子的来信,我很奇怪,一看才知:邯郸要修建一条渠,从漳河引水,说是全市职工都要轮流到工地参加劳动,住在峰峰矿区的一个小山村里。这个消息着实令我担心了一阵子,因为当时妻子已经怀了几个月的身孕,搬石头的活干得了吗?直到一个月后,来信说回单位了才放下心来。就此记住了一个名字“跃峰渠”。
我转业回邯郸工作已是几年以后,与跃峰渠同龄的女儿已经上学了,而跃峰渠却好像已经被人忘却了,很少有人再提到它,我只是偶尔从妻子对女儿的唠叨中还听到过这个名字。再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漳河的来水越来越少,听说连红旗渠也断流了,我也在想:那条跃峰渠怕是早废弃了吧?看来这也是那个时代许多无用功之一。然而这次重走跃峰渠,看到的和听到的,却大出意外:
——通过跃峰渠年均从漳河引水2亿立方米,向主城区输水1.2亿立方米,今年截至目前已引水2.5亿立方米;
——由于黑龙洞等滏阳河主要地下水源的减少,它已成为滏阳河水源、东武仕水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用它置换峰峰矿区工业用水,以涵养峰峰区域珍贵的地下水源,保证着羊角铺这一主城区优质饮用水源的品质和数量;
——它已成为城市景观用水的主要源头,邯郸市南湖、北湖、广府水城、武安大洺远水库等主要城市水景,均要靠这条水源的补充,是邯郸拟建设“北方江南水城”的主要依据之一;
——而所有这些又都是在极大地减轻着邯郸的主要水源岳城水库的负担,减轻着早已超负荷的地下水……
这就是说,跃峰渠在我们邯郸人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由此,我想起了那两句话:“饮水思源”和“吃水不忘打井人”。是啊,随着气候和地下水文的变迁,当年主要为防洪和灌溉而修建的跃峰渠、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等水利设施如今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生产的主要水源,是真正的城市生命之水。而这些水利设施是我们的父兄——当年的水利建设者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流血流汗无偿劳动的结果,当我们每天饮用着这甘甜之水时,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时代虽已变迁,当年的一些做法也早已抛弃,但那个时代劳动者的成果是永远值得珍视的,尊重劳动者,他们虽然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块砖石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却应是邯郸人心中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