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标题吸引,下单买了这本书,说白了我也是个标题党。我就是那种“想学的太多,时间太少,没什么成果”的那种人,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太合我的口味儿。
全书前48页是对快速习得技能的方法讲解,后面是分别用瑜伽、编程、围棋、冲浪等5项做具体的应用讲解。我用时一小时十五分钟读完了本书的前48页并绘制了思维导图一幅,记忆了8个动作的简易版八段锦,准备以后早晚练习一次。
前面技法部分分为三个部分,我综合成两个导图分支,习得技能和习得十法详解。
作者详细解释了习得技能和技能学习、技能训练之间的区别,快速习得技能就是要快速入门,快速建立一项技能的框架,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精进。
快速习得技能的核心是充分练习,具体操作是四步:分解步骤,充分学习,克服困难,集中练习。
其实看到这里我是有点怀疑自己的,我十几年的书好像都白读了。毕业后好像就把自己学得东西逐渐遗忘,如同失忆一般。以上这四步我好像都用过,可惜都没有总结提炼成自己的方法。
比如分解步骤,小学数学练习最多的就是分步解答,直接写答案还不给分呢。还有充分学习、集中练习,临考前的一张张试卷、各科各类的专项练习那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克服困难,发烧坚持上课是小事,各种的口号、标语更是陪伴我度过整个高中。这些怎么都忘了呢。
我读这本书前最疑惑的是怎样分解步骤,找重点。对比学校的学习,各种公式定理已经做好了细化,黑体字、方框内更是重点需要记忆。课后的练习、各种试卷让我充分练习所学知识点解答问题。
这些我都一步步做过,可是从没有觉知到这就是学习方法,只是按部就班的老师让干啥就干啥,没有思考,没有总结。
现在离开学校,需要我自己学习掌握一项新的技能就开始抓瞎。
带着这样的反思我进入到第二部分,习得十法。
对我最有启发的是集中聚焦、分解技能和及时反馈。
集中聚焦
我5月份加入猫群,一白让我们把自己想提高的方向加在群名称的后面。猫爷提醒我们要聚焦,先找个支点,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做。
有舍才有的,当时选择专注录音的陈小藤已经把自己的声音训练营开到了第三期,专注职场写作的蜜丝赵在简书写作16万字,文章数次上过首页。
聚焦加上时间的魔法,让人加速成长。
分解技能
我在读书前就在疑惑,面对一个新的技能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它的重点,如何进行最大化分解。在这里我得到了答案——收集信息。
分解技能并找到重点的前提是收集信息。现在倡导的主题阅读就是收集信息的诀窍。针对一项技能能出书说明或谈感想的人必定在这个技能上有独到之处,比如讲PPT的秋叶老师,讲知识建构的小六老师。
收集想学技能相关的经典书籍,读完他们,自然对该技能有了大概的了解,可以进行分解。作者都提到的点肯定是重点,针对重点进行充分的练习,这样自然就能入门。
我在练习写作,买了如下书进行主题阅读。上个月因为参加一个虚构类写作营,重点在看《开始写吧!虚构类文学创作》,践行了一个月,感觉有收获,但是训练量需要加大。
及时反馈
可以找有经验的老师咨询交流,通过交流能预知在习得技能时可能有的困难和状况,消除一些疑虑和困惑。
自己也可以建立一个反馈标准,一段时间后自己检测:现在在聚焦什么内容,有没有偏移,自己已经对该技能了解多少,还有哪里可以更进一步,有没有新的尝试。
练习写作的可以从读者反馈、当红作者的文章等方面进行分析获得反馈,练习演讲的可以在演讲时录像,录音,学习绘画的可以将习作发到朋友圈、微博和相关社群进行分享获得反馈。
我在坚持写作一个月后通过自己发文的阅读反馈,发现读者更喜欢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干货,对我的小情小感类微小说接受度不大,所以我要调整方向,更多的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有用的干货。
这本书后面有作者在瑜伽、编程等方面的实践尝试,我通过阅读瑜伽部分发现作者简化的瑜伽图示对于我还是太困难,我实在看不懂这些火柴小人的动作。我选择在正安聚友会上到的办公室八段锦,锻炼身体很重要啊。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价值,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