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爱生病的体质,但是因为遗传的原因,我小时候很爱长疮,说起来可能有点恶心。
我妈说是因为我生在盛夏的缘故,有胎里带的热毒。而且我的爷爷和我的外公都有生过癞。所以我小时候经常生疮,头上,手上,脚上。
我奶奶经常拿盐水给我擦洗患处,然后涂一种类似于红霉素的“福利平软膏”,颜色是红色的,闻起来有甘蔗的香气。
但是总是这个地方好了,另一个地方又开始了。所以很严重的时候,我奶奶就带我去一个叫青峰的地方打针,听说那里有一个医生医术颇为精湛。
有一次好像是我爸爸和我一起来打针。
我记得那家诊所的对面是一个仓库,来的路上路边的地里种了很多的橘子树。
那天打针的人有点多,我在外面等着的时候,就跑到对面,看人家往仓库里面装橘子。
那可能是我小时候看到最多的橘子吧。
刚摘下的橘子还带着叶子,泛着青色。
我在那里盯着看了好久,然后工作人员给了我一个橘子,我就兴冲冲的拿着跑回去。
打吊水之前要做皮试,皮试好痛,打针的时候医生抓着我的手,我站在我爸爸的怀里,他跟我说,别过头去,不看就好了。
我手里紧紧攥着那颗橘子,别过头去。也没办法想一些其他的事情,只想着等打完针就可以吃橘子了。
每次打完针就会好的很快,但为了防止复发,还要配药吃。
印象里我小时候有段时间,经常吃药,甚至还跟我哥比赛谁能不喝水就吞药。
现在想来,这也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的手上腿上还是可以看到当年生疮留下的疤痕。
上初中以后,就不怎么长了。
想来也是缘分,上初中后,我跟那个医生的女儿还成为了同班同学。
长大后,我妈还带我去她们家抓过中药。
吃药也并不都是糟糕的,因为大人觉得药很难喝,每次哄小孩子吃药,总会许以好处。比如药吃完了,会有块糖,会有个水果。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吃药后面的奖励更令人期待。
有一年在深圳过暑假的时候,我爸每天下午都带我去喝“糖水”,糖水店就是卖很多消暑的但是比较健康的饮品。比如绿豆汤 百合莲子诸如此类的。
但是那家糖水店是一个中药类型的,好像还是一个连锁的老字号。小孩子没有点单的权利。
我爸每次点两份,热的,黑黑的,苦苦的,像中药一样的。喝完可以吃一颗玉米糖。
我爸说对我的身体好,每次都要我一滴不留的喝完,我都假装捏着鼻子一饮而尽。然后赶紧剥一颗玉米糖放到嘴里,回去的时候,一路都含着,不舍得马上吃完。
晚上我在我们家群里聊天,说我涨了一倍粉了。我说快来给我提提建议吧。
然后我妈和我哥就真的提出了好多意见,还都是很尖锐的那种。
一个说看不懂,一个说不动人。
我哥还嫌打字麻烦,60秒钟的语音噼里啪啦发了好多条。有一有二有三,还要我学杜甫做到妇孺皆知。
说的我都不乐意了。
我哥说,你总要接受别人对你的批评啊。
我妈又说,还是不要批评你妹了,要多鼓励她。
然后两个人又不走心的夸我,说我已经很不错了,好好加油。
我说好吧,我会朝着新一代三毛努力的。
我妈说不要学三毛,要学冰心。
我哥说:为什么要学冰心,要有自己的风格。
看出来了吧,我哥真的是很直很直的直男。
我妈肯定是知道三毛的故事,知道她的下场,所以希望她的女儿,比起做个什么知名的大作家,更重要的是做个有福气的人。
后来她们又是表扬我,又是给我发红包,我才高兴一点。
诚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话不好听,但是你爱的人还是会说。
在这个年纪,收到称赞,收到夸奖,收到肯定太容易了。你稍微美颜拍张照发朋友圈,都有数人说漂亮,女神,美。
你秀个恩爱大家都会配合好幸福。
你发个言论,大家都是厉害了,学到了。
所以才显得那些尖锐,那些有些刺耳的声音可贵。
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总会有听起来像嘲讽的声音。
在大家都沉迷于虚伪寒暄了时候,总会有说真话,直言不讳的人。
但这样是爱吗?
有一句话说:喜欢就是放肆,但爱会克制。
爱是苦药吗?不,它是苦药后面的那颗糖。是说了批评之后还有鼓励。是说了真话,但是还看得到真心。
是在对待你的时候,总会多一点舍不得。
舍不得你吃苦,舍不得你受难,舍不得你伤心。
愿你碰到这样的爱,愿你等的到那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