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三国-霸王的大陆(对,就是开场笼络吕布那个),发现一些幼年不曾注意的细节:限制发展的因素,除了人所共知的:人才、资金、粮食,还有一个限制是每回合的行动数-令牌,可以理解为“一个周期内能关注事情的限度”,本文简称为“注意力”。
当度过创业期,进入发展阶段时,不再缺人缺粮,而开始缺令牌--也就是精力顾不到所有事,这时就不得不使用“委任”机制,也就是权力下放,由下级自行决策。
“注意力”对团队执行力的影响
“注意力”也会限制发展这一点,和日常工作是非常贴近的。
在最近一次行业分享中,曾经提过,在很小的创业团队,没钱没资源,但所有人注意力集中,无论多麻烦的问题,很快可以有进展;
而在大团队,资源看似充裕,但是由于职能细分,每个部分的人“注意力”都不同,根据注意力高低,一次只能解决3个令牌,要让一件事情同时得到各方支持,可能由于排序不同,一个个等下来,最后需要小团队若干倍的时间(或者不了了之,也是常事),这是大公司干不过创新企业的基本原理之一。
这个问题在扩张中的团队尤其严重,由于能指挥所有团队的高层注意力有限(一个月只有3个令牌),大部分工作是委任下放,各自决定,而扩张中的团队各部分资源其实还是很紧张,往往绝大部分没有高层关注的事情都会被拖死。
此时能否成事,个人认为取决于所谓的非授权管理能力,说白了就是没有这个权力,但忽悠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跟着你干的能力。
这个任务通常位于信息、资源协调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运营、产品、项目的位置,是最主要的区分“是否靠谱”,但又无法写在JD里的软实力。
如何得到“注意力”
以个人经验来说,大方向有两个,一是向上争取注意力,二是向下争取注意力。
“向上争取注意力”
大白话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影响领导”,如果能获得1令牌的注意力,出成绩的难度大为降低。
这种策略是风险爱好者的选择,因为第一,只有3个令牌,无数人争夺,成功率极低;第二,积极靠拢上级,意味着和所有人竞争,会使得和同级、下级的关系急剧恶化(cosplay一下秦桧)。
“向下争取注意力”
大白话就是争取同级和下级的支持,目标是各个委任团队的注意力,通常是5分靠实力5分靠人缘(有些地方专业度权重较高,如上市企业;有些地方人缘加成较高,如公务员),这也是绝大部分人选择的方式,是一种比较不被孤立的、温暖的路线。
对于整个团队来说,由于重视口碑和人缘,互相牵制,往往由于前几篇的纳什均衡,会走到“全体利益受损的恶性均衡”,可谓典型的双刃剑,不过这个角度并非主旨,先不做展开。
当然了还有第三种选择是什么也不做,任由如上两类人去操控自己的命运,对于这种只能说,人各有志。
make things happen
对各位读者来说,如果不希望成为第三种,建议首先观察团队发展阶段和资源状态,然后从企业文化和团队风格出发,对如何开展工作,make things happen,确立一个基本的行动指南。
这样的思考模式,或许比那些大声疾呼大家都懂的道理,却没有任何具体指导的心灵鸡汤要更有帮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