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以隐喻的形式描写了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及革命的变质、革命的被背叛和残酷的革命斗争。
农场里的一头猪在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若干天(准确是三天)后农场里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原来的剥削者——农场主被赶走,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果实的甘美,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并且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诫。但不久领导革命的猪们发生了分裂,一头猪被宣布为革命的敌人,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和越来越多的特别待遇,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最终蜕变成为和人类完全一样的牲畜剥削者,动物庄园的名字也被放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斯-诺鲍、拿破仑和斯奎拉,这三头猪把老麦哲的训导用心琢磨,推敲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称之为“动物主义”。他们在大户仓里召集秘密会议,向其他动物详细阐述动物主义的要旨。这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大部分动物觉醒后,一旦时机成熟,革命自然就爆发了。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产阶级长期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状态中,精神贫瘠,物质匮乏,这种拥护平等的共识产生在大家一穷二白的时候。这时候的无产阶级更容易被定性为物质的贫瘠。但是当精神层面的富裕开始创造物质财富,阶级性矛盾就愈加凸显。“七诫”的存在无疑可以理解为一种物质得以满足后的思想上的富裕。在这种宪法下的动物庄园看似一片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两位领袖的之间的斗争使得这场革命的成果开始变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斯诺鲍能言善辩,是一位很有说服力的领导者,能使绝大多数的动物信服,而拿破仑则是一个阴谋家,善于玩弄政治,培养了一些忠实的拥护者,并且暗中养护自己的私人武装最终将斯诺鲍赶出农场, 确立了自己的独裁位置。马儿鲍克瑟在自己的座右铭“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后又加了一条“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的举动揭示出革命最初的目的“所有动物一律平等”并非真正实现。以拿破仑为首的统治集团掌握着最终的分配权,但其根本利益还是在于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所以无论形式上有着什么样的诉求,其最终结果都会与其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背道而驰。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的政权在旧政权的腐败和压迫中崛起,然后又逐渐走向腐败和压迫。拿破仑开始沿用人的一系列习惯,用两条后腿走路,穿人类的衣服,与人类做交易,将革命果实随意践踏,重蹈覆辙。利用愚民政策巩固统治,动不动就搬出“你难道希望人再回到动物农场吗”这种虚妄的理由恐吓民众, 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任意的篡改“七诫”,并且反复向民众解释,抹煞历史,使得民众集体丧失记忆,使得民众迷惑与当前,认不清现实。
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条的戒律的“七诫”: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缺乏监督的领导集团内部腐化,揭示出这种统治模式的本质以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差距。革命的最终失败彻底打破了一场动物平等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