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夜,青年与哲人探讨了人生课题、人际关系、自由、课题分离等话题,并得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鼓励我们做真实的自我,选择想要过得人生,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因为担心被讨厌而惴惴不安。
第四夜,青年与哲人继续就人际关系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只有把自我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分离开来,才能不去干涉他人的生活,但这种分离并不是孤立和疏远。阿德勒因此提出了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这一定义看起来非常广泛和抽象,令人难以理解,幸运地是,我们可以从最小单位的「共同体」——“我和你”开始理解。
为了实现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起共同体感觉,我们要做到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化为对他人的关心。
对自己执着,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拼命寻求他人认可,并非真的在乎他人,只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倘若这种评价令我们不满,我们要么选择迎合,要么会讨厌对方,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破裂,进而产生不幸的感觉。既然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那么也可以说幸福之秘诀也系于人际关系上。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建立起共同体后,更重要的是找到归属感,而归属感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但是,在一个共同体中,或者说,一个人际关系中,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甚至难免被轻视,欺侮,进而怀疑自己的价值,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
阿德勒给出了他的答案——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具体来说,就是当你在一个共同体例如学校感到不快乐时,你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共同体,只要你能感受到你的价值,虽然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退学的选择,但是总比放弃生命要好得多。近几年来,高校博士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人惋惜,本是高学历人才,却钻了牛角尖,在学术上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达成成就,也看不到其他的路,压力缠身,一跃之下,不仅是家庭的损失,也是社会和国家的损失。究其原因,就是被困在学术圈这个共同体中,痛苦不堪,却无法看到更大的共同体,倘若能早点看到这本书,早点实践书中的哲学,或者这样的悲剧就会减少很多。
读到这里了,阿德勒和哲人的主张也就大致了解了,书中提到的「共同体」的概念,虽然抽象,但却十分有用,我们活在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中,并通过贡献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勇气。这种贡献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做事情,服务他人等等,其实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有一定的意义。就像年迈的父母尽管不能做事但只要活着我们的内心就有依靠,父母在尚有来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所以,请务必不要轻生,每个人的存在就已经是一件美好而值得纪念的事情了,倘若在此基础上为他人做出了一些哪怕微不足道的贡献,那就更好了。
阿德勒还告诫我们,在建立人际关系时只能选择横向或纵向关系,「纵向关系」的表现就是赞扬和批评,借此操纵他人,背后蕴含着对方能力不如自己的上下级关系。「横向关系」的表现则是鼓励与感谢,主张“不同但平等”,「纵向关系」容易引发自卑或优越情结,只有「横向关系」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至此,本书已经接近结尾了,在下一夜,青年和哲人又会讨论什么?获得幸福的可操作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一下,欢迎各位关注!我会持续更新读书笔记、杂谈等,与你分享我的看法,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