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应该如玉坚、如玉美、如玉碎。
曾几何时,常常会吟一首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起初年少,方十几岁,抄录了贴在墙上。还用一根很细的紫色丝线不间断的绕了人生两个字在白纸上粘着,那人人字,栩栩如生的似一个打坐的人。于是就开始思索诗中的韵味。可只是对最前面的两句其情有独钟,大概因为后面是背的不熟的缘故。只看两句以偏概全未免也太过武断,把人生比作尘埃也未免太过悲观了,虽然人生如此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啊,努力让自己的心像玉石一样的。
《孔雀东南飞》中有说“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可我认为又方又大的磐石终究是个体粗貌拙之物,哪有玉石那么玲珑可爱,也兼珍贵与坚韧。《红楼梦》里,宝玉口中的从中带来的玉石,也是被跛脚僧人变化之后带入尘世的。
玉石的还有一个特点都是凉,当你用手触碰它的时候,你会感觉有丝丝的凉意渗入心中,闭眼冥想,大概就是一滴水在一万年的矿物的沉浸中,还是在黑暗幽深的山洞中,玉石静静的在形成,生长。静静的在那里等待,等待被发觉,等待耀眼的光芒加诸于它们身上。
但是,即使被带到了尘世中百年,千年,他们还是记得自己最初来到的地方,那块神奇而宁谧的净土。就像一个人一样,无论他今后走的多远,飞得多高,那曾经的地平线以及曾经的童年记忆中的净土一样的东西依旧是存在,并且会一直支撑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信念。人心如玉,岂不是很好的归宿?
但是玉是易碎的。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做,没有破碎的人未必真正的活过。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一个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孤独本就是人生的旅程,在童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颗玻璃般圣洁的童心,那么的善良,那么的透明可爱。对于稍微有一点新奇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慢慢的经历了世事,变得圆滑,给自己带上了套子。
能够破碎,未必就不好了,就像美丽的蝴蝶,能够破茧而出,破碎了,必定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