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清事物的真实模样,不妨离远一点,甚至站在它的对立面。
语言之间虽算不上对立的存在,但必然大有不同。译者是语言的桥梁。一个优秀的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都真正精通。站在翻译的角度,能够更清楚地感受语言间的差异,也更深刻地领略语言自身的美妙之处,也更能理解其问题所在。
余光中是诗人、散文家,也是翻译家。在《翻译乃大道》中,作者就像一个为我们敲响警钟的人,用身体力行,哀“中文式微”,批“西而不化”,痛“白而不化”,斥假洋学者。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守护美好中文的样子。
措词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
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句话,这便是美好中文的样子。
在这个崇尚多元和高效的时代,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洪流之中,思维、习惯与文化正不断受到多方位的影响。而中文也在发展变化之中。但是,它历经千年的沉淀,它的简洁、对称、灵活、铿锵,不应就这样被轻易地冲刷掉。
我们平时读的、写的,都在不经意间将这些美好慢慢丢失掉。令人赞叹和沉醉的文字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通用化”、“公式化”的语言,显得如此刻板、累赘和平庸。
像是完成机械的指令,“基于……的考虑/这个原因”成了模板、“……的存在/……的发生/……性”也是标配、形容词“的”非带不可、连接词“和”连个不休;甚至成了翻译体,全无自然之感。
好的文字应该是有韵味的,自带古典而高级的美感。
中文富于“弹性”,简略缺省如国画里的留白,不会令意韵残缺,反而更简洁有味;搭配组合之灵活,也让表达有近乎无限种可能,想象力尽情驰骋;遍地是浓缩的精华,四字成语或词组,取之妙用,精确表意,更富神韵;诗词歌赋的遗产,不只是流传千古的文学经典,更是节奏与韵律的审美,长短平仄,深入血脉……
重新认识中文,提升语言品味,审视日常运用,很有必要。这不是苛求落笔生花,读必美文,写必佳作。而是从发现潜在问题,摒弃不良习惯开始,回归自然表达,回归“中文生命的常态”。
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源头,让这些美好的文字继续流传下去,塑造自己,滋养后人;对优质的文字有所追求,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提升鉴赏力;检视自身书写表达的毛病,不断修改,养成习惯。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中文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