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风落,一切又回归平静,在这个不平凡的2020年,我结束了人生的第二次大考——高考,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好似活在梦里,不敢相信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就这么结束了,以后再也不用朝五晚十一了,一身轻松却又有一股空虚感涌上心头,未来第一次离我如此之近,却依旧是模糊一片。
小学时的我真的是典型的乖孩子,老师说一绝不说二,放学回家一定要先把作业写完;到了初中,更多的是迫于压力,成绩的落差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再后来到了高中,渐渐的我开始珍惜被题海淹没的日子,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向未来虽然很辛苦,却也不乏是一段美好的岁月,奋斗乃青春本色。或许我也充当着别人家的孩子这一角色,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中,小学时我与她总是轮流第一,然而到了初中,她依然是年纪第一第二,而我却始终在四到十几名之间徘徊。中考语文、社会失利,她去了重高,我留在了其后的一所学校,有不甘,却也不羡慕。
这一路走来,我也曾无数次怀疑读书的意义,高考前,我们班一个男生再次与直播平台签约,年薪三十万,那一瞬真的是有扔笔的冲动,游戏主播,十八岁的年龄,凭着自己的爱好养活自己,谁又能不羡慕。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打击了我,这世上从来都不乏年少有为的人,但当这些人真的出现在你的周围,而不是屏幕上时,你才会陷入深刻的自我怀疑。其实,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出身很重要,天赋很重要,而努力在这些面前真的显得微不足道,那些或出身优越或天赋卓越的人的确是因为后天的努力才站在那个高度,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后天的付出,但如若没有那些前提,又剩下多少人能够依然站在那个高度。
高考,经历过的人都清楚,它并非如父母老师口中所说是最好的出路,而是一无所有的我们最后的出路,因为那些特别优秀的人或早已因为保送而取得心仪大学的入场券,或当你埋头苦读时已在另一个你所未涉足的领域崭露头角,他们都早已跳脱高考的千军万马,而剩下的人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每每想到这些我总是心中恍然,深夜难眠,但想的次数多了也渐渐明白,这一切都不是我们不努力的借口更不是我自甘堕落的理由。马云也曾说过,这个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没有先天的优势,那便只有后天更加努力。我们不是《后浪》中一出生便拥有选择权力的幸运的人,但因当拼尽全力去争取选择的权利,活出与众不同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便是一种卓越。
没有人在年少时渴望平凡,我们都向往热烈,希望活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之下,这一条道路注定艰辛,注定坎坷,然而那些成长路上所受的伤都将成为勋章,要知道一无所有还有另一种说法:拥有无限可能。
愿你活成自己向往的模样;愿你以后的生活放眼望去,满是是热爱;愿你终能拥抱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