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种,这一次我们选择了“抱团”。
2021年6月19日,普通的一个周六,5点钟,墨竹老铁正常起床,一个个拨通了其他几位小伙伴的电话,我们称之为“叫早服务”,包含提醒早起和早睡。
接到3通电话之后,我最终在5点46分爬起来,阅读史蒂芬·柯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章,同时在知识星球输出个人读书感悟。
6点30分,墨竹、捕捉风、风璃酱、筱斐、小饼干和我,准时上线腾讯会议,8点30分,我们结束了我们的首次线上会议。在这2个小时里,我们分别做了以下3件事:
1. 读书感悟分享:针对第一章的阅读,每人轮流发言3-5分钟。
2. 头脑风暴:针对第一环节的分享,没有分享完的内容,此时可以补充、提问,咨询、其他小伙伴可以解答,分享,充分发散思维,等等。
3. 总结:每人用1-2句话,概括、总结今天的头脑风暴对自己印象最深的点。
墨竹说:
与你同行,不介路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择邻而处,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
在高手圈,难成低手。
这是墨竹眼里的 “圈子”,耳熟能详的“经典” 经他这么一总结,更加有他独特的“墨竹味儿”,同时也展现了他扎实的语言功底。
小饼干说:
要用已经改变的态度和角度去观察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思维的改变。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对已经学习的内容没有实际的体验感,是很难相信它的。因此需要不断的增加这种真实的体验感——实践。
你遇到的问题,别人都遇到了,不要一个人闭门造车,要拿出来讨论。你的遇到的问题,都能解决。——小饼干
在小饼干这里,我也了解到语记,简单来说,就是语音记录,她能够一天记录10万字,这让我万分吃惊。她说:语写,是一种将想法纸质化、书面化的方式,不仅可以探索问题,也是暴露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捕捉风说:
每个人都学很多东西,储存了如此多的燃料,如何使用?我们需要被激活。激活,可能是他人的指点,也可能是一个内在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我们需要去寻找自己的 “激活” 方式。
如何改变拖延?
最简单的是把"放下"改为"立马去做"。如何做?
不妨试着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试试内观:比如偶尔轻断食,断舍离。舍弃那些许久不用的物品,APP,不常看的公众号,微信群等,让生活回归简单。
如何克服焦虑?
把未来想成为的样子,变成一个SOP, 列举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计划。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我们每个人都是金子,当我们相互看见的那一刻,能量便在相互传递,生命便开出了一束花。——捕捉风
风璃酱说:
数字就是能量。
简单来说:销售的金三角是 产品—目标—对象。
对应:最高级的销售是给别人增加能量—热爱才是最直接的通道—找到符合自己能量的产品。
虽然很多人急于求成,但生活不是一场竞赛,更多需要的是长期主义。
生活十有八九不如意,不要抱怨。因为当我们需要面对问题,想要逃避责任的时候,就会抱怨。
确定自己的目标,保持自己的能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风璃酱
筱斐说:
觉察即改变。在我们成功之前,也许前期的积累可能是漫长的,改变是一瞬间。改变是由一点点积累,从而由量变质变。
能量是相互的,能量流动起来,关系近了,信任感自然会增加。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越能符合自然规律,越能高效的生活,由此能够看到可能出现的未来。
站高维度,从内改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筱斐
考拉说:
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难的是我们要有勇气、胆识和意识去打破我们看待世界所带的“透镜”,那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仅仅能让我们看到一种“主观的事实”,并一定是世界本身。
如今,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施展个人才能,在塑造自己的同时,不要遗忘了耕种的必要。耕种是一个浑然天成的自然体系,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有所天国的理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捷径可寻。
我想,也许头脑风暴的意义,不仅在于讨论书本的内容,更多的意义在于以书本的某一内容,作为沟通的开始,思想碰撞的起点,从而让我们对他人的世界有更多的窥探。
一群焦虑、躁动,渴望有所成就的心,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内心的探索,让我们日益变得平静、平和、平稳。与君同行,何惧路远?
我们同样期待那个想变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