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其于寿夭何如?
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黄帝问:天气寒热与地势高下对于人体的寿命长短,有什么影响?
岐伯说:阴精上承的地方,阳气坚固,故人多长寿。阳精下降的地方,阳气常发泄而衰薄,故人多夭折。
善。其病也,治之奈何?
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①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②;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③,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④。
①同病异治:同一种病症,用不同的治法。
②行水渍之:用热汤浸渍,以散其寒。
③内守:阳气不外泄,而固守其中。
④假者反之: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的病症应用反治法治疗。
黄帝说:讲得好,如果发生病变,应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西北风天气寒冷,其病都是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故发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这就是所谓的“同病异治”,即同样发病而治法不同,所以说气候寒凉的地方,多内热,可用寒凉药治疗,并可以用汤液浸渍的方法,气候温湿的地方,多内寒,可以温热的方法治疗,必须加强内服阳气的固守,不使真阳外泄。治法必须与该地区的气候相同,才能使气机平调,但必须辨别其相反的情况,如西北之人有假热之寒病,东南之人有假寒之热病,又该用相反的方法治疗。
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文,洿下⑤则阳气治文。阳胜者先天,阴胜后天⑥。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⑤洿下:低下。
⑥“阳胜”两句:阳气太过,四时气候先于天时而至;阴气太过,四时气候后于天时而至。
黄帝说:讲得好。但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生化寿夭也各有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虽然生活在同一地区,但地势高下也有不同。生化寿夭的不同,正是地势的不同所造成的,因为地势高的地方属于阴气所治,地势低的地方属于阳气所治,阳气盛的地方气候温热,万物生化往往先四时而早至,阴气盛的地方气候寒冷,万物常晚于四时而晚成,这就是地理的高下情况影响生化迟早的一般规律。
帝曰:其有寿夭乎?
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黄帝说:那么它与寿夭也有关系吗?
岐伯说:地势高的地方,阴气所治,所以人们长寿,地势低下的地方阳气多泄,所以人们容易夭折,而地势高下相差有程度上的不同,相差小的其寿天差别也小,相差大的其寿夭差别也大,所以治病必须懂得天道和地理,阴阳的相胜,气候的先后,人的寿命长短,生化的时间,然后才能够了解人体的形体和气机啊。
今天这段,我明白了,两个人毛病症状相同,如果所处的地域地理位置不同,应该区别对待,可现在的西医是千人一方,难怪有人治好了,而有人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