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致力于业务拓展的职员,业绩优秀,却因为业务发展方向的问题,总是被领导穿小鞋。他总是抱怨自己的领导多么的愚蠢、只知道内斗,自己的业务能力多厉害,苦于疫情期间不好跳槽而郁郁不得志。
我问他,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不得志,会不会是因为你的三观有问题?
他说,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选择自己的站队,我不应该有自己的业务主张吗?
我说,说不定你的公司就是一个“小人局”,你拿“君子”的三观去处事,当然处处不得意了。更有可能的是,很多公司都是“小人局”,想继续发挥你的业务特长,或许你应该先改一改三观。
每一次跌倒,你都应该有所觉悟
尼采有一句名言,英文是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凡是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强大。”
可是尼采没有说,杀不死我的,怎么让我强大。我遇到了困难,是熬着?硬抗?还是靠时间躲避?
实际上,每一次跌倒,人生路上的每一个坑,都在提示你:“你的三观有问题!赶紧改改!”,适应社会,武装自己,就是从每一次跌倒开始的。
小时候无论怎么努力学习,都考不出理想的成绩,有的人觉得是天生智商没办法了,有的人觉得是投入的时间和做的题不够多,只有少数“觉悟”的孩子会意识到,是不是我的学习方法出问题了?
就像瓶子高中时理科尤其是数学总是过不去,大学之后才发现,原来理科的学习方法根本不是这样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都不是好方法,从头开始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每道题从推导开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更好的方法。当然,这一点需要有人点拨。
长大了在职场遇到重重阻碍,有的人觉得是愚蠢的上司,有的人觉得是时运不济,只有少数“觉悟”的人会意识到,是不是我为人处世的方法出问题了?
你所在的职场,是“王八池子”还是“精英阵地”?是“小人局”还是“君子局”?对手是谁,就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对付,有一句话说的好:
增量博弈,君子之风;存量博弈,小人嘴脸;减量博弈,你死我活。
每一次跌倒,都是社会给你的教训。找他人的原因是没用的,他人不会因你改变,你必须吸取教训,从头复盘,开始更改自己的三观。
经验流和逻辑流
当你遇到极大的困难时,你依靠经验还是逻辑?
诺贝尔心理学家获得者所著《思考,快与慢》揭示,人们大部分的决定,都是依靠直觉和经验来的。也就是说,人通常表现为“经验流”。每每遇到一个难题,人们习惯靠经验解决,这似乎是最省事的。要是每遇到一个问题都当做新问题看待的话,那得多费脑子啊!
比如你学会了怎么用锄头锄地,那你第一次接触斧头时,肯定会先把斧头当做你熟悉的锄头,做出挥舞的动作。
但这并不适用于“极大的困难”。极大的困难意味着出现了多方面你都不能克服的情况,这时候还依靠经验转化成你曾经熟悉的问题的话,会出现极大偏差,导致不好的结果。
比如人生中第一次婚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眼看就要离婚了,女方还想把它类别成朋友背叛、男朋友提出分手来处理的话,显然不合适。
现在十分火爆的人工智能AI,很大一部分是在模仿人类的“经验流”。让AI看无数张猫的图片,AI就会生成辨认猫的经验,再给它看一只猫,它就知道这是猫了。而更高阶的人工智能算法,则应该向人类的“逻辑流”看齐。
更高阶的处理困难的方法,也应该由经验转向逻辑。
区别于他人的最强武器
逻辑才应该是构建三观的基础。这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最强武器。
为什么身边总有人会在生活中不断跌倒,不断“倒霉”,浑浑噩噩。为什么身边也有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一年不见三观颠覆,在克服困难的同时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他们应对极大的困难时的方法和态度的不同。
动物世界里的动物都有经验,大部分动物一出生就有“内置经验设定”,知道天敌和食物。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具备逻辑。经验或许是三观初始状态的组成,但逻辑才应该是构建三观的基础。
从逻辑上来讲,应该没有一位中国人希望美国或者英国在此次疫情中从此灭国的。全球化的今天,外贸企业已经在生死边缘徘徊,我们应该祈祷全球大家都好。
从逻辑上来讲,上司的愚蠢和钟情于内斗是情有可原的,屁股都没坐稳,屡屡受到下属挑战,谁当领导都不会高兴。
真理越辩越明,唯有逻辑不可打败。每跌倒一次,就要复盘,分析自己到底哪里逻辑错误,重新梳理,换个角度看待困难。
在大自然,逻辑就是遵循自然规律。
在人类社会,逻辑就是让你越变越好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