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剁手节刚过去一天,全中国人民都在安安心心地等待快递的到来。然而,对于47岁的高三班主任老师鲍方来说,这一天却是一个噩梦。事情是这样的:
11月12日下午4时许,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三中(沅江市黄茅洲镇)高三某班学生罗某杰(男,16岁,沅江市草尾镇人)与班主任鲍某(男,47岁,沅江市阳罗洲镇人)在学校发生争执,罗某杰用刀具刺伤鲍某致其死亡。
很难想象:有什么仇?有什么恨?让一个班里成绩第一的尖子生对其连刺26刀。甚至,有一刀刺穿颈部,形成致命一击。有人说,他不懂知恩图报;也有人说,他心里变态,内心扭曲;还有人说,他学习压力太大。
确实,作为一个从二三十名冲到第一名的高三尖子生来说,压力特别大。
但,这可以成为杀人的理由吗?
答案明显是不可以的。
近期更火的江歌刘鑫案里面的杀人者性格的偏激,因为自己女朋友跟自己分手,能性格暴力到要别人性命,而此前,他也是作为一个优等生留学到日本。让我不由得去思考,在孩子的教育上,真正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在我看来,悲剧的发生不是偶然,这类偏激的人格的形成也绝非一朝一夕,是长期以来受到的教育以及所处环境形成的性格使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我觉得教育的本质,不仅在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中国作为曾经的一个文明之邦,也曾有过这样的见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道放在了教育的首位。
中国教育为人垢病久矣,暴露出来种种问题,深刻地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视为简单的技能培训,切不能忽略人品而重于技能;培养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思想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舍本逐末。因为品德不全而技能超众的所谓人才,一旦误入歧途,高学历高智商的罪,更恶更毒,所以,干起坏事来危害性就越大。
钱理群先生也曾厉词批判现行的教育制度:“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冷血、不知感恩以及冲动的性格与家庭的教育分不开。我不想去批评他的家庭教育有多么差劲,只是想说,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家庭教育很重要,在小的时候就应该对他进行道德品德方面的教育,磨练他的性格,让他成为一个懂得感恩,尊师重道的人。在他有缺点的时候及时去纠正,对他严格一点是为了他将来好。很明显,他的家庭教育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学校要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知识固然重要,他让我们掌握了必要的技能,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把我们送上了更高的平台。然而,光有知识的人是不完整的。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时常给我们强调教我们学会做人在很多时候比知识更加重要。德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但是老师还是有必要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平时,课下多找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他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把学生当作朋友、孩子和家人经常鼓励学生。同时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人师表,多注意自己的言行。
或许,若干年后,没有一个人能够记得那个曾经考第一的罗某杰,但是,却能够一直记得将恩师送上路的那个考第一的尖子生。
这样的案例,不禁让我想起2013年发生的复旦投毒案。
一场悲剧,断送了两个年轻人的未来,也击毁了两个家庭,尤其是对于受害者父母而言。
同室操戈,人伦惨剧,这绝不只是个体生命的陨落,而是整个社会的伤痛。究竟是怎样的仇恨激发暴行或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