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诗词赏析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这句偈语出自《五灯会元•湖南长沙景岑招贤禅师偈》。
据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记载,唐代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其佛学造诣极高,常被各地请去传道讲经。
一天,景岑禅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与他谈论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招贤大师出示了一份偈帖(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思是说:道行修养到了很高程度便停止不前的人,虽然也算登堂入室了,但还未达到“真”的境界。即使道行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仍须继续修炼,不断进步。到那时“十方世界”就是你的整个身体,你的整个身体就是“十方世界”。
这句偈语劝勉、激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止步不前,要再接再厉,争取达到更高的境界。质量管理者也要树立持续改进的观念,努力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追求卓越。全员参与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追求“零缺陷”的6σ管理、无库存浪费的JIT生产、提升效率的5S现场管理法等,都是有助于不断提升质量的管理方法。

管理理论:差一点情结

很多人有差一点情结,你可能经常说出或听到类似于“只差一点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差不多就行了”等这般的言谈,也许曾经听闻过会计因多写一个“0”而为企业带来资产损失、飞机驾驶员因输错一个数据而引发空难、医生将手术器材遗留于患者体内而导致医疗事故等因为“差一点”而酿成的大祸。“差一点”反映的不只是小问题,它可以体现出你的态度、习惯和功底,如果一味地以此来自我安慰,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倒退。
但是,也有不少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庖丁解牛能达到皮骨相离的境界,卖油翁能练就钱孔注油而钱不湿的本领,王叔远能在径寸核桃之上刻出舟揖门牍,瑞士制表师不断改进制表工艺打造出精工细作的钟表,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造就了“开不烂的丰田”的招牌,专注寿司60载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不断地重复以达到新巅峰,将细节做到极致的中国工程师和建筑工人以“工匠精神”自主完成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因此,企业不能满足于即时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而要把仅差的“一点”看作一个大缺点来攻克,践行“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经典故事:老板的礼物

有个老木匠告诉老板说他准备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老板再三挽留,但是老木匠去意已决,老板只好答应他,但希望他能再帮忙建一座房子。
老木匠自然无法推辞。但是老木匠建房子时心不在焉,不仅用料不那么严格,做的活也全无往日水准。
房子盖好后,老板把房门钥匙递给他,说道:“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既震惊又羞愧,没想到他一生盖了那么多豪宅华庭,最终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不能消极敷衍,要学习“工匠精神”,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要本着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努力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通过卓越的品质打造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