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刺杀骑士团长》我前后用了十天时间,对于读书喜欢用啃的方式来读的我,这本近800页的大部头小说算是进度比较快的一次了。
对于书中关于理念、隐喻的描写,着实在午夜时分让我阵阵恐惧,甚至有时会感觉那个身高60CM的骑士团长就坐于自家客厅的沙发上!
该书日文75万字,中文译文55万字。据译者林少华先生介绍,村上书中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值25元。他曾在新书发布会中打趣道:“村上写两个字就可以吃一碗味千拉面了!”
我想,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应该或多或少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又会赋予书籍本身以新的生命力,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作者的用意,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从中我们能领悟到的有价值、有内涵的东西!
村上春树的创作得益于美国当代文学,又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从而日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其作品中,我们总能读到孤独、低调、理性、严谨、克制又执着的氛围。
这部作品是村上时隔七年的又一部力作,此刻的我,其实无比羡慕那些能通读日文的同学,比起阅读通过林少华先生滤镜后的译文,或许,原著更让人神往!
2
本书以“无面人”的拜访为开头,年近中年的“我”以画肖像画为生,不料人近中年却迎来妻子莫名其妙提出的离婚请求。
确切地说妻子或许已同除“我”以外的男人发生性关系有半年之久,而“我”却一无所知,现在被要求离婚!
“非常对不起,我恐怕不能和你一起生活了!”妻子突如其来的决裂!
“我”以为的平静生活竟在一瞬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虽已为了生计日渐习惯了现在的谋生方式——不停地受肖像画公司的委托画一幅又一幅肖像作品,但却会“时不时觉得自己仿佛绘画界的高级娼妓”。
“这是因为,不是我自愿当上如此类型的画家、如此类型的人的。”在面对妻子提出离婚时,“我”突然觉得“对于这样的自己本身,想必早就应该在哪里当机立断,早就应该采取某种措施。而我却一步步拖延下来!”
于是,“我”离开家,开着“标致”游历了一圈,终因觉得困顿返回东京,在同学雨田政彦的介绍下住进其父亲雨田具彦曾经居住的老宅。
自从住进这座老宅、发现了藏在阁楼的《刺杀骑士团长》这副画以后,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便随之而至!
《刺杀骑士团长》的主人,即画家雨田具彦,自从战争期间留学维也纳回国后,便转画日本画,并以此名声大作!
而这部倾入其血泪画出的惊世之作却匿藏起来,以致最终除雨田具彦本人、“我”、以及真理惠以外的任何人都没有见过,当然还有真理惠的姑妈,但那只是无心的一瞥!
3
画中人物飞鸟时期的打扮影射着莫扎特歌剧《唐璜》的故事。
一时间骑士团长、唐璜、贵族少女、探出头窥视的长面人一一跃入“我”的脑海。
画中骑士团长是理念的形体,长面人是隐喻的载体。
由此幅画开始,“我”也被带入了一个神秘探索之旅的世界。
不久各种奇异事件开始接连发生,从半夜准时听到铃声,到邻居免色的出现,随着铃声挖开隐藏在山上的圆形洞,再到骑士团长和长面人的一一现身。
免色的出现,是村上笔下的一个成功人士,是一个孤独却又享受孤独的人!
当然他身上也隐藏着一个唯有“我”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他有一个或者可能是他私生女的姑娘——真理恵。
免色孤身一人没有情感的羁绊,却又被亲情羁绊。“我”在和妻子离婚后与人妻开始缠绵,却始终不能忘记言行举止酷似妹妹的妻子。虽然妹妹在12岁就去世,但却始终在“我”心中。受免色之托,为真理恵作画时也会时不时想起儿时的妹妹路。
然而妹妹“路”终究在我儿时迷失了,自从迷失了“路”之后,“我”的人生似乎都在寻找另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那是“我”在雨田具彦面前杀死骑士团长闯入黑洞后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就如同雨田具彦本人在维也纳遭受迫害,又目睹弟弟雨田继彦自缢后(弟弟因被迫参与南京大屠杀回国后无法找到自己而选择自杀)而产生的意识一样。
雨田兄弟在那个年代看到了人性之恶,本源之恶,而于我,现在自己的状态只能算是平庸之恶。
是的,雨田具彦的时代已过去,战争年代也已过去,但痛苦地记忆曾遗留在经历过的人身上。
关于南京大屠杀,免色曾这样对“我”说:“日军在经历一番激战后占领了南京,在那里杀害了很多人……有说中国人死者超过40万的,有说10万的,但是,40万与10万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而“我”在和骑士团长的一次次对话以及最终为寻找失踪的真理恵亲手杀了骑士团长后,再一次被打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在那个黑洞里我听到了路的声音,犹如找回了当年的自己!
雨田具彦也因亲眼所见我杀死骑士团长那一幕而安然长眠。
故事结尾,“我”又与妻生活在了一起,并一起抚养着可能是“我”与妻隔空性爱而得的女儿。
“一人离去,另一人到来。一个情思离去,另一情思到来。一个形象离去,另一个形象到来。甚至这个我本身都在日复一日的重叠中一点点崩毁又一点点再生。不可能原地不动。时间不断失去。时间在我的身后前仆后继沦为死砂崩塌消失。”
4
这是一部虽说易读,但绝非易懂的小说。村上用虚拟与现实、历史与当下、推理与真相、理念与隐喻等对比,阐述人性。
关于性,之前的村上大多描写婚前性,这次第一次描写婚外性。但发乎情、止于理,人妻最后电话通知结束这段关系,而妻子与婚外男人也并未修成正果。
读完作品的每一个人都会思考《刺杀骑士团长》究竟真正在刺杀谁。
译者林少华先生说:其实,村上所隐喻的是刺杀存于我们自身的恶,在我们不断觉醒产生自我意识后,要想改变那些已成型的观念,过程是很痛苦的,而要打破原有的隐形思维模式,直面“斯巴鲁男子”即自己的另一面,恰恰会给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
通过刺杀本源恶、人性恶、平庸恶,从而引渡拯救自己、拯救灵魂,从而拯救社会。本源恶就是存在于我们自身内部的五花八门的东西,包括性、暴力等。
寻找真理之路当然充满了各种诱惑、误解与偏见,但“我”还是勇敢地、义无反顾地杀死理念,抓住隐喻,最终克服了对狭小空间的恐惧心理,找到了真理。
· End ·
后记:
有人说故事可以治愈人,这点我很赞同,当然也是有据可依的。曾读过苏珊.佩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书中就是用一个个故事指导家长如何解决孩子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为孩子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
而我们每读一部小说,看似在讲一个和我们并不相干的故事,然而却会让我们记住故事背后的寓意,甚至会爱上一个主人公,就像读到我们自己一样!
自己拙劣的读书笔记总算写完了!作为我,一个想努力用故事表达世间真善美的写作者,现在却越来越感觉到了创作的艰涩与不完美!
经常有人会问,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吗?我想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哪怕它是一个寓言故事或是一个科幻故事。因为故事里常常会有我们自己的影子,谁又能说故事是凭空捏造的呢!
讲好故事,明白世事,通透道理,或许才是故事的本来面貌!
最后,祝读故事的你因为看到一个又一个好故事而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