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等同于命令
父母愿意倾听
孩子才愿意开口
父母愿意商量
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
“妈妈,我周末不想上
那么多兴趣班,可以吗”
“爸爸,今天可以先踢球
再写作业吗”
……
之前看到过一个采访
几乎有一半的孩子
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
“希望爸爸妈妈
可以多听听自己心里的想法”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
总是习惯用权威去命令孩子
但这样的教育方式换来的
往往是孩子的叛逆和对抗
《正面管教》的作者
简·尼尔森曾说过
“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
就是向孩子提要求
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每个孩子
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有着自己的主意和想法
父母在帮孩子做任何决定之前
如果能试着多跟孩子商量商量
尊重他们的内心
给予他们参与权
那么孩子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为孩子不是一台机器
我们不能指望编辑一条命令
他们就会顺理成章地去输出结果
孩子只有感受到平等与尊重
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所以,凡事彼此商量着来
才能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当父母用理解和选择
来代替强制时
孩子才能真正成为
可以自己做主的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