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幼儿园老师们给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谈一谈自己对家庭教育的一点点体会。
说到家庭教育,对于我们这一辈人而言,其实都是新手。这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我们自己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缺失在家中与差不多同龄的兄弟姐妹相处的经历和体验;另一方面在于作为父母,我们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孩子。尽管这几年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所调整,但一个家庭最多也就两个孩子,也谈不上在家中有太多去尝试不同教育方法的机会。
也正因此,我感觉自己可能会比不少家长经验稍微丰富之处,就在于我是两个女儿的父亲,比很多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可能会多一点尝试、也多一份感悟。今天我所分享的,就是我自己在与两个女儿相处过程中的体会。
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孩子懂事之后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就是“孩子不听话”。对此,我个人的体会就是,用游戏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在和父母的游戏中成长,孩子就会“听话”。这个听话要打上引号,是因为我所认同的孩子听话,未必就一定是听父母的话,而是听客观的事实和道理。
就以小宝穿衣服为例。为了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小宝和外婆闹得不开心。外婆的理由是气温比较高,穿那件粉紫色外套肯定会热,而小宝就是想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双方都不肯让步,很简单的事情,就这样僵持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让小宝自己去试一试,到底穿着粉紫色外套热不热,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因此,孩子听话不是简单的听大人的话,而是要以客观的事实和道理为标准。
做游戏,就是要让孩子在游戏过程对客观的事实和道理形成一个基本真实的认知,从而能和父母一起更好地遵守客观事实和道理的约束,这样才能更加听话。例如之前小宝吃早餐的事例,就很好地说明了“游戏,让孩子更‘听话’”。有段时间,小宝的早餐就是以“谷物+牛奶”为主。正好因为操作简单,我们就和她约定:吃多少就自己准备多少。本来一直很正常,但结果有一天吃到最后的时候,小宝说自己吃不下了。
那个时候,我陪在她边上和她一起吃早餐。当她看着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面临两难选择:破坏约定,她不用吃完自己准备的食物了;坚持约定,强迫她必须吃完。这里的问题在于无法判断,小宝对自己饱了的定义。我想了想,对她提出一个建议:爸爸碗中的谷物早餐比你少,从你碗里舀一点,让两个人碗里的食物一样多,然后我们比赛看谁先吃完,怎么样?小宝想了想,答应了。比赛开始,效果非常好。当时,小宝就捧起碗,把最后的一点早谷物早餐“哗哗哗”全部吃完了。
我不知道其他家长有没有和我一样,遇到过孩子吃到最后的时候说,自己吃不下的情况,也无法知道是怎么处理的。但我当时的想法是,同样的一件事情,父母如果能够用游戏这种方式的话,就能让孩子更“听话”。
事实上,游戏也可以应用到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而孩子也很喜欢和父母一起做游戏。在这一点上,我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因为在家里我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比较多。小宝在家中最喜欢玩的游戏有这么几类:“上学”游戏、“看病”游戏、“购物”游戏,“旅游”游戏以及“赛跑”游戏等等。而且这些游戏玩起来,可以一个晚上反反复复玩上十几、几十遍。在这个过程中,我都会很耐心陪她玩,把自己放到和孩子相同的位置上,真诚地投入到这些游戏中。
在和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父母的认真态度。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游戏过程中是敷衍的,这种敷衍的状态其实小孩子是非常容易察觉的。孩子一旦察觉到父母内心的敷衍,就不会再愿意继续玩下去。二是在游戏过程中,始终要让孩子居于主导地位,父母不要去强行干预。游戏的进程,孩子愿意怎么设计、怎么进行,都孩子说了算。父母只需要陪着把游戏进行下去,尽量满足孩子对游戏的设计就足矣。
我感觉,让一个孩子独立设计游戏、组织父母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因为,这样的游戏其实是孩子凭借自己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小小经验,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组织起来的。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沟通力和协作力是很有一点好处的。
以小宝“上学”游戏为例。所谓“上学”游戏,其实是她在没上幼儿园之前,根据姐姐对上学经历的描述,凭空杜撰出来的。在游戏中,小宝设计了整个上学的环节、设计了学校的课程、设计了学校中的教各门功课的老师以及一群她的同学们。最让人感到惊奇的地方在于,小宝对她在“上学”游戏中设计的一大群虚拟人物是始终确定的,不是今天是张三明天就变成李四了,而是始终如一的。其中的部分灵感是来自姐姐:比如姐姐有位老师姓夏,小宝就有位老师姓尚;比如姐姐学校里有同学叫××阳,她就有几位同学叫李五阳、洪五阳等等。
对于游戏的设计难度,小宝也是根据对姐姐上学的观察,逐渐由易到难。一开始是比较简单的游戏设计:局限在姐姐上学出门前的那段时间,从起床、刷牙、洗脸、吃好早饭到和妈妈一起出门为止。这个过程,她是能够亲眼看到的,因此在“上学”游戏中她最先和我一起模仿的是这些情节。
等到这些情节都熟悉之后,小宝又开始在游戏中加入对上学途中发生事情的游戏设计。这些情节的灵感来源,根据我和她一起游戏时的观察,应该主要是依据了她平时乘坐汽车以及听姐姐描述在路上发生的事情相结合的产物。
随后在“上学”游戏中加入的环节是在学校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这些内容完全是小宝根据姐姐回家中在平时的聊天过程中的描述。这说明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姐姐平时的描述比较具体而生动,让小宝能听懂并对此感兴趣;二是小宝的想象力逐渐发展了,能够凭借语言描述,凭空架构出一个虚拟的时空环境。
在和她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她的安排,有时候做她的老师,给她上课、批改作业;有时做她的学生,听她上课、给她批改作业;有时又要做她的同学,和她进行“学习”上的互动。正是在这样的角色互换中,小宝提前尝试着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体验。
当然,游戏中尽管是让孩子处于主导地位,但作为父母来说,也不能完全是被动地参与。在游戏过程中,有时需要父母主动地去做出一些微调和应变。这种微调和应变,一方面是让孩子保持对游戏的一个新鲜感,另一方面是锻炼孩子在游戏中的随机应变能力。而父母的这种微调和应变,恰恰表明了父母对游戏本身的认真态度。孩子会通过父母的微调和应变,知道父母是非常认真、非常用心地参与到了由其设计游戏中了,并且在帮着不断完善这个游戏,那么孩子自己也会更用心地投入到这个游戏中,而不是一两遍之后就逐渐对游戏丧失了兴趣。
以小宝的“看病”游戏为例。在“看病”游戏过程中,需要医生和病人两个角色,小宝有时会扮演医生的角色,有时又会扮演病人的角色。不管她扮演医生还是病人,作为另一方参与者来说都需要随着她角色的变换而重复进行游戏,不是重复扮演病人一次次去找医生看病,就是要扮演医生一次次为小宝扮演的病人看病。就是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一方就可以随机对游戏重复的内容进行微调。
譬如,当我扮演病人时,有时会说自己喉咙不舒服,有时候会说自己头有点疼,那时候又会说自己的腿动不了了等等。通过每一次“看病”过程中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病症,引导孩子也随之作出相应的应对。正是这种微调,我感觉既增加了游戏本身的乐趣,更让孩子的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反之,当孩子在扮演病人时,也会进行模仿对扮演医生的父母提出各种难题,这是进一步对孩子想象力的激发。而当孩子变换着花样说自己身体各个部位“不舒服”的时候,扮演医生的父母又可以相应地进行一些生理常识的小科普。如当孩子说自己眼睛不舒服的时候,父母可以乘机向孩子说明眼睛的基本构造、眼睛的作用、眼睛的重要性等等;当孩子说自己耳朵不好的时候,父母又可以向孩子简单讲解一些耳朵的基本构造、耳朵工作的机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原理等等。这样的小科普能够让孩子积累起一点一滴的生活常识,其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比起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
相比孩子在游戏中得到的点滴收获而言,其实父母通过与孩子的游戏所得到的收获更大。我的体会有三点:
一是父母可以在游戏中零距离地观察孩子的言行,并把握到孩子的心理状况。因为只有通过游戏中与孩子的充分互动,父母才能全面观察到孩子最真实的状态和想法,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想知道些什么。
譬如关于对放寒假之前的幼儿园“考试”。小宝在“迎考”阶段可是兴奋了足足两天时间,在家里反复向我们强调她即将在某某天参加“考试”。可是,等到她“应考”那天回家之后,却对幼儿园的所谓“考试”嗤之以鼻。我们很不解,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是:“什么考试!只不过是做了几个游戏而已。”后来我们才明白,小宝对于“考试”定义是来自于“上学”游戏中的“考试”环节,她和姐姐一起在一张“试卷”上写写画画完成了“书面考”。这一环节在她脑海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真正游戏式“考试”,反而被她认为是儿戏了。
二是通过游戏,父母才能够理解孩子对于某件事或物的认知程度以及这个认知是否正确。还是说到“上学”游戏。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之前和小宝一起玩过“上学”游戏,作为父母就不太可能掌握小宝对于上学的真实想法,也就无法正确应对之后出现的小宝拒绝去上幼儿园的情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从去年8月底到9月初,小宝对于上幼儿园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主动的。但是国庆节上来,她却逐渐开始对上幼儿园这件事情产生了抵制情绪。在经过和小宝多次沟通之后,小宝对于不想上幼儿园给出了明确的“理由”:因为幼儿园里不上课。
如果不是之前和小宝玩过“上学”游戏,我们是无法理解小宝给出的这一理由的。但正是基于之前小宝对“上学”游戏的设计,我们能够理解小宝对于上幼儿园的认知了。因为,她对上幼儿园的认知是源自姐姐的上学经验,于是在小宝的认知体系中认为上了幼儿园就应该像姐姐说的那样每天有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等等。对于不上这些课程的幼儿园,她感觉“没劲”。如果之前没有和小宝一起玩“上学”游戏,怎么可能理解她对上“幼儿园”的认知呢?
三是像之前“看病”游戏中生理常识的小科普一样,父母可以完成对孩子基本生活常识的传授和引导,甚至包括一些价值观的影响。
譬如,在和小宝玩“购物”游戏的过程中,一方面在游戏中不断变换对所购物品的要求,让身为“售货员”的小宝来认识这些物品并进行报价。随后,通过对所报价格或便宜或昂贵的言语引导,来引导孩子对这些物品的价值有一个大概正确的认知。这样的形式,我感觉其效果可能超过单纯的教孩子辨识物品的教学。另外一方面在确定购买之后的模拟付费阶段,我们会提出对物品的数量要求,让小宝在游戏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数数;同时,让小宝根据数出的物品数量和价格数字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报出总的一个价格。正是在一次次的游戏试错中,小宝的计算能力也得到了一点一滴的增强。
“旅游”游戏也同样如此。在一家人乘坐由椅子排成的“小火车”出发去“旅游”的过程中,是小宝了解东南西北方向和各个城市名称的好机会。
最后,还要提一下运动类游戏,这也是每天基本必玩的项目。只要我一回到家,小宝就会缠着我要么玩各类运动类游戏,包括小宝曾经和我一起“练”的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赛跑等等。其中,全家人喜欢的运动类游戏要数“撕名牌”了,大宝、小宝和我三个人经常能玩得一身大汗。运动类游戏的好处也正在于此,既锻炼了身体,又融洽了感情。
如果能够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转化为游戏,通过游戏去观察、理解和引导孩子,那么我们父母一方面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知道他为什么会在父母说东的时候,非要往西。如果孩子往西的理由是正确的,或者说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看是正确的,那我们就不妨顺着孩子的意愿往西,也未尝不可。反过来,即便孩子的往西的理由是不正确的,那通过游戏的方式改变孩子原本想要往西的想法,或者在原本往东和往西的选择外,重新和孩子一起找到一条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道路,这样会让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更加和谐和融洽。
每一个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使,但这个天使是需要父母用心去培育的。至于这个培育的过程,我的体会是用更多更好的游戏去为孩子插上成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