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吧,老步一位朋友处写作巅峰期,每月,不,几乎每周都有大小文章在各地杂志刊出,每年还有一两本乃至三四本书稿出版。这种产量,估计全国能达到的不超十人。收入也蛮可观,在当年上海平均工资两三千元时,他年平均收入近一倍。在他,这是必须,因为他早就辞职专务写作,要写出工资,写出未来的三金四金。
可,如此产量能保持么?能保持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呢?
更重要的,外部风光能持久么?与杂志、出版社关系可持续发展么?这位主编欣赏,不能保证后面主编也欣赏,前任出版社老总签下的合约,新上任的可能不认账。
不幸,事情正是这样。现如今朋友早已风光不再,主编换了,写去稿子少用乃至不用了,多家约稿,慢慢缩减到只剩一两家了——不完全怪人,纸媒杂志本身也在减少。出版社风向也不对了,原来签下的十年写稿出版计划,出了两三本不见畅销被干脆解除了。
这位朋友算是好的,不管怎样,总有过风光。可怜见,大多数写稿朋友,写了几十年却从未有过风光,许多人最终选择了妥协,尽管仍然在写,同时也去打工。始终坚持的呢?最差则写到了homeless,写到了靠老婆维生,写到了乞讨,刚传来的消息,当年与海子一起写诗的老木,神经可能有点问题,现在巴黎与乞丐为伍,同情者正设法援救。
去年春节吃饭,老步遇见一位久违女作家,她小说写得不错,为此而辞去工作。可即便一年写十篇,十篇再出集子,满算至多一万五,在上海能维持生活么?现在,你可以说她仍在写,也可以说她依附老公为生。幸好,她是母亲,有小孩教养。老步想起与她初次见面情景,老步问长问短,担心她辞去工作后生计,事后有朋友传话过来,她发牢骚:老步怎么这么庸俗!
老步庸俗?
这里正准备航船出海干自由职业者的年轻朋友是否也这样认为?
那么,老步就再庸俗一下告你:千万不要以为,填报身份自由职业者很光彩,各国势利眼使领馆一般视自由职业者为识字的乞丐,往往会推出拒签的。
当然,有例外。
五百字已满,就下回分解吧。
2014/12/7
老步补记:
昨天一篇打招呼,不算文章。
今天写了,一周的任务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