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好,在学校那几天,我基本上都是一天写三四篇。每一周的前两天我都会把这一周的文字准备好。日更我有充分的存货,基本上在每一天的早起,我都要及时地完成日更。当然也有窘迫的时候,想起完日更的任务了,脑子里却还是空空如也。于是只好把自己以前在别的平台上发过的旧文章复制粘贴过来。就这样一天也不间断的,100天的日更居然走过来了。
可是我得承认,当写作不需要灵感的时候,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不知道别人如何,在我,写作的质量就要打折扣了。以我这样一个写作的门外汉,我的写作素材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我不会想象,也不懂得何为虚构,更不知道如何去创造自己的玄幻世界。一旦离开了火热的校园生活,我就变得囊中羞涩,写作上不免捉襟见肘了。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旦自己发现了某种现象,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文思汩汩,不可遏制,转眼间写1000多字也毫不为难。可是如果没有灵感的眷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赋新诗强说愁”,那样的文字就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挤牙膏一般挤出来的。逻辑上也难免有不通之处,文字个别地方晦涩难懂,结构也许就有点生硬,不够圆滑。
不会写的时候,我就喜欢看看书。近来在看名著《白鹿原》,陈忠实先生用他的如椽巨笔塑造了多少生动的人物形象,勾勒了一个多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述了多少个细腻曲折的故事细节呀。对照前辈,我就觉得自己写的每一个字简直都是垃圾。对这个时代,我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饶舌者。
虽然我的写作目的在于自娱自乐,可是我也想它多少有点儿教益,无论从我的生活经验还是文字技巧来说对关注我的读者都有点帮助。
写着写着,在写作中充实,在写作中梳理,在写作中锤炼自己的思想和文笔。大凡一种爱好是需要不断的坚持去强化的,既然爱上了写作,那我就写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