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幸运的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恭喜你,你太幸运了。
这并不是因为我的文字,而是——生而为人,我们每一个人太幸运了。
人类经历几百万年的进化,从爬行,穴居,茹毛饮血,万里迁徙到如今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都更加强大,成为这个星球的绝对统治者,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好处。
每一个人的出生都充满的偶然,父母相识和结合者是偶然的,每个人能够来到世间概率比得到奥运会冠军都要低。需要跟五亿个兄弟姐妹赛跑,只有最健康的、冲在最前面的才有机会得到这唯一的生存机会。
而生下来的孩子中能存活下来,也是极其幸运的,因为世间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危机四伏。这些孩子中很多可能活不到健康的出世,即使是出生了,在有很多因各种疾病或营养不良而死亡或终身残疾。
而能健康的长大成人,同时能看得懂文字,拥有手机,有时间来看微信,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开学初,一段“人生很贵,请别浪费”的高三老师的演讲走红网络。姑且不论这段讲演有多励志,仅仅是题目足够每个人思考,这唯一的一次生命我们如何对待。
古往今来,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在寻求答案。
生命不易,从古至今,有多少帝王炼丹求仙,听百官祝诵万寿无疆,想要在生命的长度上做加法。他们无一都失败了。
既然不能增加长度,那么就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很多人抱着及时行乐的心态,他们说,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于是心安理得的醉生梦死。但是他们对快乐越来越麻木。
这两种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似乎并不能令人满意。
人生的四种模式
如何渡过这一生,时光如鞭影掠过发丝,不时地拷问着每一个人。
美国心理学家本沙哈尔把四种人生模式比比喻成四种汉堡。
第一种汉堡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享受现在的快乐,却为未来埋下了痛苦。
第二种汉堡虽然口味很差,可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品,食用这类汉堡可以确保日后的健康,但口味却让人很反胃。
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现在无法享受美味,日后还会影响健康。
这三种类型的汉堡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全部选择。有没有一种汉堡,与第一种一样好吃,并且与第二种一样健康?
那就是第四种汉堡,既有健康又好吃是幸福的汉堡。
本沙哈尔教授用这四种汉堡对应四种人生模式,垃圾汉堡是“享乐主义型”,是那些为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他们的人生格言就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后果。
素食汉堡指那些只追求未来的快乐,承受着现在的痛苦的人生模式。这类人为“忙碌奔波型”。这种人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
糟糕汉堡是“虚无主义型”的人生模式,这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
“感悟幸福型”汉堡是那些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你的人生是哪种模式的汉堡?
幸福是什么
当我们和爱人踏上红毯的时候,当孩子降临人世的时候,当父母年迈青春不再,我们都曾许愿说要给他们幸福。然而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一个懒惰的穷人说:有钱就幸福;
一个忙碌的富人说:有闲就幸福;
一个辛勤的农民说:丰收就幸福;
一个漂泊的游子说:回家就幸福;
一个失去双脚的残者说:能走路就幸福;
一个失明的盲人说:能看见就幸福;
一个加班的工人说:不加班就幸福。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但又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本沙哈尔研究了无数名人的经历,它对幸福的定义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意义则来自于目标,一种未来的利益。
真正幸福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点点滴滴的快乐。
“素食汉堡”模式的错误观念在于,只看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而没有及时享受快乐。
“垃圾汉堡”模式则错误地认为,只享受当下的快乐而不寻求生命的意义。
“最糟糕汉堡”不但寻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且也无法享受当下的快乐。他们对生活已经麻木无感了。
“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幸福在哪里
小时候,有一首歌叫《幸福在哪里》,几十年了,我们仍在追寻幸福,却好象离得越来越远。如何重拾幸福感?
那就是过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也活在当下。
对你来说,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也许,你的生活太匆忙了,每天都在奔波忙碌,却没有时间停下来了看照顾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许你每天都承受着痛苦和压力,所以只能让自己渐渐麻木,变得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也许,你一直以为自己是快乐的,每天都在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可是你的心却越来越累。
生命并不长,何况不能重来。
现在有必要停下来,花些时间,问自己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做出人生选择的问题:
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
它们能给我带来乐趣吗?
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进行不同的尝试呢?
我的内心是不是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我们必须留心去听,倾听我们的内心和头脑中不同的声音,即情感和理智。理智是关于意义的,而情感是关于快乐。只有让理智和情感同时举手投票,生活才是幸福的。
有一个禅宗故事,是关于活在当下的。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么呢?”
慧海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答“他们吃饭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的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生活中,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简单琐事中,让我们去感受当下。比如,洗手的时候,感受水流过手指的感觉;吃饭的时候,感觉每一口饭菜的滋味。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做下面这个提升幸福感的小练习。
每晚在入睡前,写下5件让你因感恩而快乐的事情。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从一顿美食到与一个好友的畅谈,从日常工作任务到一个有意思的想法,你都可以写下来。
如果每天都做的话,你可能会重复地列出一些事情,这很好;重点是,在重复之余,为了让你的情感体验保持新鲜,请在每一次把它们写下来的同时,去想象当时的体验和感受。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
你可以自己做这个练习,也可以与你所爱的人一起完成,比如爱人、子女或者是父母、兄弟姐妹。共同表达对生活的感恩可以让彼此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如果你还觉得意犹未尽,那么就读一读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写的《幸福的方法》,会让你的幸福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