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打篮球的启发

周末天气好,带娃打篮球,有人在小区的树上绑了个篮筐,约一米八,对1.1米的小宝有些高,但他感兴趣,我定支持,在和孩子一起起投篮的过程中,我不仅享受,也受到启迪。

1.“正确”的建议需要看对方是否准备好:
我试着用“正确”的投篮方式来教他,右手托着球,左手护着球,然后举过头顶,瞄准投出。

结果孩子反而不会投了,后来甚至生气,不投篮,用小手打我,我过去想抱他,和他道歉,说爸爸不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教他。

他还是板着脸,快哭出来的样子,走到一扇门的背后偷偷地看着我。我假装没有看见他,而是坐在篮球上,在对着空气问,我的宝宝在哪里?

隔了好一会儿,他又出来了,自己拿着篮球投起来了。我喜欢他,即便生气也能隔会儿自己消化,仍然绽放微笑。

2.用教练的方式启发孩子:
不评判,只反馈事实,当孩子没投中时,告诉他,我看到的事实,比如球低了,撞到篮圈,力气小了,篮圈没挨到。
后来我不再说,而是问他,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他自己也会说,这次投得太直了,球掉下来撞到他的头,他也会笑着说,球砸到我头上了。

孩子好的一点,不断尝试,不断调整。我只是给他反馈,是不是近了点,远了点,给他一些提醒。

看着他撅着小屁股,蹲下来,两手抱球在胸前,仰着头,努力往上抛,那份努力看着让我着迷。在我接电话的过程中,他投入了很多球。每投中一个,他就兴奋地对我说,爸爸,我投中了。半小时吧,他投中了10个球,是他前面半小时的两倍。

3.相信孩子:
篮筐比较高,开始孩子投了十多次没有投中,很生气,就走开了,这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里面是对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生气。看书还是有用的,我知道后,孩子用手打我的背,嘟着嘴板着脸走开,我一点都没有生气,看着这个生命,内心充满了理解和支持。

在罗伯特 S.费尔德曼所著的《发展心理学》中提到: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等他回来,自己投入一个球的时候,脸上汗水绽放的笑容,笑眯眯眼睛,都让我无比的欣喜。当孩子做到了,他的信心才会增强,和找工作一样,信心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自己复盘后总结出来的。

孩子挺好强,不断尝试,好几次我都想问他,累不累,爸爸来投,但他没有说累,头上冒着汗,小脸红扑扑的,最后打完和我说,有些累。我知道他是那种累也不会说,直到自己真的很累的时候,才会说的孩子。一般的小痛,他就哼唧几句就过去了,打针从来不哭的孩子。

我很钦佩孩子的努力也有些心疼他。

4.挫折带来的启发:

今天带孩子打球时,篮球砸下来直接把孩子的指甲上半部分翻了过来,看得真是心疼,孩子很乖,很少大哭,他罕见的今天一直说很痛,我抱着他,喘着粗气,赶紧把他带回家,他说,爸爸,给我贴创可贴,孩子的心中,创可贴是包治百病,治疗伤痛的神药。

给他涂了碘酒消毒,本以为他会喊痛,但他没有叫一句痛,下午还照样去公园玩,这是打篮球另外一个启发,篮球不光都带来快乐,也会带来汗水,有时甚至血水,人在生活中需要经历各种事情,没有经历挫折,对人生的理解很难深刻。

陪孩子打篮球,也从孩子身上学习,有些难点只有自己能迈过去,别人无法替代。比如工作,没有人会同情你给你机会,而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提升能力,不断调整才会有突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篮 球 志 序言 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八月底的晚上已经有了一丝秋意。打篮球的人基本都已经回家了,只有几个人还在...
    飞翔的低地人阅读 4,464评论 0 3
  •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小区里的孩子 但是,有的时候,能碰到也是避免不了的 今天放学回来 孩子说想去打篮球 我问脚还疼么 ...
    媛儿妙不可言阅读 1,846评论 0 0
  • ——11岁的疯神bb叨! Basketball is not easy ! 今天下午我的朋友刘远啸邀请我一...
    lv老师lv阅读 4,832评论 2 7
  • 一天放学,孩子对我说:“妈妈,今天我们幼儿园又打篮球了,总是打篮球.” “哦,今天打篮球了,好玩吗?” “好玩,我...
    陈老师的心理小屋阅读 2,900评论 0 2
  • 最近我们那个楼底下有人放了一个篮球架,从那天开始楼下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一样下去玩了。 我和弟弟一人拿一个球到下面,...
    众生平等阅读 1,4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