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季度都会进行销售会议回顾,会把各大区总监、办事处主任以及公司高层领导、咨询师召集至某城市某酒店进行上季度销售工作回顾与下季度工作部署。
Q3会议安排在长沙,天气有些阴冷,但是城里城外已经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气。这样的日子,关在酒店会议室,进行闭关修炼,再好不过了吧。
见到了许久不见的S总,依然是一幅不羁的行事作风,谈吐成熟而得体,夹杂着京腔的普通话让人听着很舒服。而他所做的关于行业的分享也让我颇有感触,行业政策、术语、机构都了解的异常深入与透彻,讲的也清晰明白,让人舒服。这一两年,听到不少同事对他都颇有微词,而他自己这一两年在公司混的也不尽如人意,但不管怎么说,在我心底还是对他还是有一种不自觉的敬佩,这是从做研发时就有的,可能跟达哥在的那会儿向我们传达的S总寄予他的信任和赏识不无关系吧,也许这就是印象在评价一个人时所起的作用吧。
一天结束,却听到有些同事说:火急火燎地赶过来,听了一天,也没有什么收获呀。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最差最差,也还是有涨了见识的作用的吧?但是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如果都觉得没有作用,那又何必舟车劳顿、耗费人力与钱财来回奔波呢?
仔细想想,我觉得还是因为大家对新事物的不习惯吧,相比传统的产品思路来讲,行业销售确实是新奇的、冒险的、需要以全新方式投入的、短期可能无法创造价值的……
人都是一样的吧,总是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圈,直到外界环境把这个舒适圈完全剥夺后,才会被逼无奈走上之前完全没有想象过的道路,反过来,只要舒适圈还存在着,那大部分人的本性都是不会主动去跳出的。
销售本是一个不应该受条条框框约束、不受规则左右的工作,豪爽、天马行空大多是一些好销售具备的素质,但即使是公司里公认的好的销售人员,其实有时也会表现出不认可、不屑于尝试的新奇事物、无边界想法的特性来。行文至此,我怎么感觉每位优秀的销售人员都应该表现出非常欢迎这种新的事物的态度才是合理的呢?可是事实并没有啊。这到底是公司平台的局限性决定的?还是大家被之前不断失败的尝试吓怕了而变得战战兢兢了呢?
前些天看到营销与销售的差别,说营销是导演,销售是演员。当时觉得说的真是贴切,但是现在感觉有点矛盾了呢?如果销售人员都按照营销的打法或者秘笈一步一步走,那销售工作岂不是变成毫无思想与创意的工作了?难道成功的公司销售是这样的吗?
这确实让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