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们是否经常在为乱发脾气的宝宝而头疼生气?明明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打滚耍赖,无理取闹,哄都哄不好!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下,怎样应对孩子的坏脾气。
第一:要了解宝宝发脾气的原因
每个孩子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想要安抚发脾气的宝宝,就一定要知道宝宝发脾气的原因。正常情况下,发脾气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理上的因素。如困了,饿了,身体不舒服了等等。
2、需求未被满足。如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想去玩的地方没有去成等。
3、内在秩序被打破,安全感不足。
4、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第二:不同的情况,应对方法各不同
想要安抚宝宝脾气,对症下药很重要。
1、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而造成宝宝哭闹,这是孩子最底层的生理表达,家长应当尽可能的满足和安抚。由于宝宝自理能力有限,语言能力有限,他必须要借助于通过哭声告知家长自己的需要。尤其是当孩子生病时,情感就更为敏感和脆弱,所以这个时期宝宝们比平常更“娇气”。爸爸妈妈们此时应更多的温柔陪伴。但是切忌以补偿的心态事事顺从!
2、大多数时候孩子的哭闹都是和需求未被满足有关。出门乱要东西,一定要坐摇摇车等,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让爸爸妈妈是又生气又无奈。这时候的发脾气有时都可以归纳到无理取闹的范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家长平常过度溺爱满足,没有给孩子边界意识是有关系的。应对措施是家长可以提前和小朋友达成一致,比如:我们今天去超市,只能买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当小朋友还想要第二个时,妈妈要坚定的告诉宝宝不可以。这里要强调一点,家长在带养宝宝的过程中,一定要言行一致,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能嘴上说不可以,看到宝宝哭闹,又妥协着可以了。否则,小朋友会一直以哭闹为手段,时时要挟,哭闹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如果已经是大脾气的宝宝了,那么妈妈想引导宝宝成为好脾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期要能忍受小朋友的哭闹,用过程和结果告诉她,哭闹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3、第三种情况大多出现在18个月到3岁左右,这个时期小朋友进入自我意识成长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完全依附于家长。并且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说“不”,通过拒绝别人成就自己更强的自我意识。所以这个时期,宝宝们已经形成的想法,生活规律或行为习惯等,都会演变为小朋友早期的内存秩序。良好的内在秩序是后期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如果这种内存秩序被打破,宝宝们就会没有安全感,会情绪激动会哭闹。举个例子,当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爸爸妈妈常坐的位置就会成为小朋友的内在秩序。当爸爸某一天坐到了妈妈常坐的位置上时,小朋友就会不开心,会让爸爸走开,如果爸爸没有动,宝宝就可能会大哭起来。这就是孩子早期的秩序感,有规律的秩序会给人带来安全感,也会让我们生活的更舒服,对于孩子同样如此。所以这种情况的发脾气,就需要爸爸妈妈们平常细心观察宝宝的行为习惯,不要随便打破孩子的内在秩序,更不能把这种哭闹误当做孩子无理取闹。
4、还有一种哭闹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关注。尤其是父母平常比较忙,陪同宝宝比较少的时候,小朋友对父母的关注就会更加渴望。当爸爸妈妈在家,但却没有陪同在宝宝身边时,小朋友就会非常的失落,会粘着你要你抱,不让你做任何的事情,只要你的关注点不在他这边,他就会立刻哭闹。怎么破?当然是多陪同啦!工作再忙,每天都要空出一段时间专门陪宝宝玩,与宝宝眼神,语言,肢体等多方位的互动。父母的陪同会加强孩子内在力量的建立,当孩子的内在力量越来越强,独立性就会越来越棒,宝宝对你的依赖自然就越来越小啦!
第三,要提前引导预防
所有的坏脾气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与其发现宝宝脾气大再事后引导,家长提前学习,提前预防则更为重要的!下面Helen就分享下如何提前预防宝宝的坏脾气。
1、家长情绪要稳定。宝宝性格急躁易怒有时候受家长影响也是比较多的。如果家里有个易发脾气的爸爸或妈妈,那么宝宝也会受其影响。所以在生活中,家长首先要学会处理控制自己的脾气。
2、不可过度溺爱,适当的延迟满足。很多时候,我们对宝宝的需求也需要有计划性,不是孩子随时要做什么,我们都第一时间满足。这样会让孩子认为你的付出是不理所当然的,易形成以自已为中心的自私心理。
3、增强宝宝的语言能力,告诉他:有事好好说!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思维比语言能力优先发育,如果孩子的语言不足以表达自己思想时,小朋友就会用发脾气来代替。所以当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时,自然耍赖的机会就少啦!
4、父母要多陪同,多学习。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父母参与,父母更需要学习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参与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宝宝更好的成长。不要以大人的思维来随意判定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