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笨小孩,笨到三十多岁才发现自己的愚钝。
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学习生活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认真完成作业。除此之外,余下的时间便用来看《少年文艺》、《青年文摘》,再大一点就是各种文学作品。每次开家长会,老师们的反馈都很统一,这孩子挺好,就是不太努力。我倒觉得很冤枉,学习不就是如此吗?还要如何努力?所以当我看到风靡一时的“四轮学习法”、“记忆复习法”时,真心不理解这些学习方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甚至认为是多余的,大概是为那些不认真听讲、不完成课业的孩子准备的吧!
直到高三下学期,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于是我疯了一样开始开夜车、做习题、整理错题集、分类归纳知识点,还让母亲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陪读,以增加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可惜这顿悟还是来得有点迟,一个普通本科的高考结果了解了“寒窗”十二年。哦,可能我的“寒窗”只有半年。
上了大学,大家都享受在中学高压学习后的轻松氛围中,而我还沉浸在刚顿悟出来的学习境界里,去图书馆、自习室仿佛回自己家一样,搞得同学们反而说我何必呢!虽然顿悟出的学习方法使我的大学四年成绩斐然,但终究是个不入主流的人。
大三时,大家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很多同学已经走在准备公务员、事业编、村官等考试的路上,考研的同学也学习起来。我依旧按部就班地学习、自习、看书,周围的人为将来忙忙碌碌,我在现实中无动于衷。毕业的时候,舍友和闺蜜有的考了选调生,有的考了律师资格证,有的在考教师编制等,而我直接被毕业潮冲回了家乡的人才市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中寻找工作。
没觉得怎样,仿佛一切的顺其自然是那么理所应当。直到毕业三年后,当过记者,干过人事,做过销售,还在职业教育方面混迹过的我在谈婚论嫁时,感觉到婆家对我不太稳定的工作颇有微词,我甚至也开始认为工作的现状,确实不能为即将到来的婚姻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于是我开始了三四年前还没毕业时,别人已经在做的事情——考公务员。
有人劝我基层很辛苦,不建议我考取。但我的大脑依旧出于反射弧很长的状态。就这样,6年的基层工作又印证了别人的先见之明和我的后知后觉。这一段工作确实给我带来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甚至还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但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身体伤害,长期伏案的腰椎间盘突出,精神压力过大的焦虑神经症,最后,以很多人不能理解的辞职结束了6年的体制内职业生涯。
并非谦虚,也非讽刺,用“愚钝”来形容自己很符合实际,因为永远跟不上同龄人的节奏。记得母亲说过,很多时候我就是“不开窍”。当时并未领悟,如今才知道,和我所谓的“愚钝”大概是一个意思吧。
现在的我,琢磨着很多人在青春期就开始思考的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或者说,什么才是最适合我的生活。回首往昔,我痛心地发现,这副鲜活的躯体似乎并没有盛装自己,那我自己又在哪里?我是在为谁活?
身体遵行着人生发展的轨迹,但心灵缺了席,大概如此的身心不统一造就了我的“愚钝”吧!
说来可笑,面对自己,我竟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追求与喜好,真正的期待与愿望,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寻觅什么,如何才能让心安家。稀里糊涂地走完三十多载,一心的旁人、规矩,却单单辜负了自己。
辞职后的时光让我在调整中放松下来,每天做做家务,看看书籍,写写文字,学会一点点体会心灵的感触,痛就痛,乐就乐,停留在最本真的心境中。放下一切世俗的眼光,不顾任何人的评价,只和自己作伴,打开心的枷锁,慢慢与心灵对话。逐渐地,还真能听到自己的意愿了,如此便不再纠结和焦虑。生活虽然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却轻松了许多,让我不禁充满新的希望和遐想。
当心不再漂泊时,路就走正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