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表明,今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中心地区,在六千多年以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的奔流不息,大海的潮涨潮落,渐渐淤积成了新的陆地,以打鱼为生的先民们开始来这一带活动。滩涂湿地渐长,围海造地渐移,渔民顺势东进,于是出现了叫上海浦、下海浦的两个小渔村,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南宋咸淳三年( 1267 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形成集镇,称上海镇。后于 1292 年正式设置上海县,县署就在今老城厢内的旧校场路上。一个新兴的中国滨海城市就这样开始崛起。
1843 年 11 月 17 日,上海。
有一个后来对我们这座城市有着特别意义的人物那刻正从江上的船只踏上了沿江土地。此君叫巴富尔,前英国驻印度马德拉斯野战队上尉,作为大不列颠帝国首任驻上海领事的他,毫无疑问是带着日不落帝国的神圣使命有备而来。但是,当巴富尔先生将他的野战队军靴踩在李家庄的烂泥地上的,即使历史也恐怕永远无法弄清楚那一刻他的头脑里究竟盘旋着多少东西,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他蔚蓝色瞳仁里映现的上海是开埠前的那份乡土、古朴和某种意义上的荒凉。
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转折时期:这又可以分为两段: 1949 - 1965 年间,建国以后,定都北京,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在电影、文学、戏剧等诸多方面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是很正常的转移。上海虽然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础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电影、小说在全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66 - 1976 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个中国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罄竹难书。成熟时期: 1976 年,笼罩祖国天空的阴霾一举扫去,阳光重新普照大地,结束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全中国范围对“文革”进行反思,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海派文化开始新的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唤发青春,健康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当前,海派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这样那样前进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和弱点,这是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