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把《教师的使命》读完了,这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看的书。书中提倡的所谓生命化教育,就是尊重每一个人。如果你存在职业倦怠,有可能您没有进行生命的链接。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成为你研究的对象。如果你把工作视为研究的话,可能就不会觉得那么枯燥和无聊,而是充满了兴趣。
今天是期中考试第一天,当我监考完,回到教室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正在核对上一场考试的答案,他们有的兴奋,有的沮丧。每一个人我都看在眼里。而晚读的时候进行有计划的复习,学生看到我拿起手机拍视频,想到有可能是发到家长群里,读书的声音都大了好几倍。孩子们也很可爱,他们大概是用这高昂的读书声音告诉父母:“爸爸妈妈,请放心,我在努力”!吧
自从知道了生命化教育,知道了以人为本,知道了先看到人,再看到事,知道了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对考试我也释然了很多,其实,并不是你付出很多,学生就会考试考得好。也并不是学生考不好都是你的原因。学生在学习方面确实需要一定的天赋,并不是你非常强硬的让他去学,他就能够学好。有些学生他可能怎么学也学不好,但是他在其他方面的天赋,却被考试成绩给忽略掉了。我们不能以考试成绩评价一个人,要多元化、要多方面地去评价,这样才公平。
朋友圈看到之前的同事在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焦虑,几乎每一次考完试都是在打击自己,其实也不必要。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看到学生的未来。在人格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我们与他进行平等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只是在某些事情上能够帮助到他,引导到他,而不能全力的去改变他。我们是有使命的人,同时我们也不是救世主。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