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先后在斯坦福大学、韦尔利斯学院、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教授俄文、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纳博科夫不善言辞,授课完全依赖讲稿,但是依旧很受学生欢迎。国内某知名青年女教师曾发微博:
纳博科夫超酷,他一直在常青藤大学教文学,但他很讨厌上课,他说老师到不到教室有什么关系,安排个学生放我录好的磁带就可以了。真有气魄。
如是我闻:
因为他是纳博科夫,他是权威。
那个时候我还不认得纳博科夫,经常读成博纳科夫。最近看了一些他的资料,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有气魄。
纳博科夫一生著述极多,作品体裁多样,计有长篇小说17部、短篇小说52篇、剧作9种、诗歌400余首、自传1部、文学专论3部。此外,他又是一个翻译家,曾将罗曼·罗兰、莎士比亚、歌德、缪塞、刘易斯·卡罗尔等人的作品翻译成俄文,又将《伊戈尔远征记》和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人的作品译成英文。值得一提的是他翻译的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附加了1700页注解。
1899年4月22日,纳博科夫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3岁时他的英文比俄文还要好,5岁时开始学习法文,7岁时继承了父亲收集蝴蝶标本的爱好,终身不弃。到15岁时,他已经用俄文阅读了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用英文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用法文阅读了福楼拜的全部作品,另外还涉猎了数百本其他书籍。此外,他喜欢运动,在网球和象棋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纳博科夫平静优裕的生活被革命打破。1918年4月全家离开俄国,从此,19岁的纳博科夫开始了流亡者的生活。他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俄罗斯语言学和法国文学,毕业以后来到柏林。1922年纳博科夫的父亲去世,于是他不仅失去了一位精神导师,也失去了经济来源。迫于生活压力,他开始为报刊翻译文章、编制象棋棋谱、教授5门互不相干的课程——英文、法文、拳击、网球和诗体学。工作之余,他坚持文学创作,于1923年发表了纪念父亲的两部诗集《山路》和《钉子》。1925年,他与薇拉·耶芙塞耶夫娜结婚。192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玛申卡》,自此开始了职业作家生涯。
1922年至1937年,纳博科夫在柏林生活了15个春秋,是他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他主要用俄文写作。由于妻子是犹太人,为了免遭纳粹迫害,1938年纳博科夫搬家到巴黎,并开始使用英文写作。1940年5月,在纳粹德国入侵法国的前夕,他移居到美国,并于1945年成为美国公民。
1940到1959年,纳博科夫在美国生活了近20年,是他创作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他一边教书,一边创作,一边从事他的爱好——蝴蝶研究。他在1942年至1948年间获得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兼职研究员的职位,有几种蝴蝶和一种蛾子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1955年,纳博科夫发表了《洛丽塔》,这部作品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和丰厚的稿酬,值得一提的是,它最初遭到4家美国出版社的拒绝,最终在巴黎以色情小说的面目问世。
凭借《洛丽塔》的丰厚稿酬,纳博科夫于1959年从康奈尔大学退休,移居瑞士蒙特鲁斯,从此开始创作的第三阶段,直至1977年逝世。虽然纳博科夫在美国生活了20年,却总是暂住在小旅馆、小木屋、出租公寓里,从未真正在那里安家,他说:“没有童年生活的那种环境,任何地方都不令我满意。”至于为什么选择蒙特鲁斯作为晚年的居住地,他则回答说:“对一名俄罗斯作家来说,居住在这一地区很合适……托尔斯泰青年时代来过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访问过这里,果戈理在这附近开始写作他的《死魂灵》。”
1977年,纳博科夫在瑞士病逝,终年78岁。
如是我闻:
但他不是一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