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作者
刘主编(本名刘杨),写作课讲师,累计授课20万 学员,亚马逊“书路计划”公益活动讲师。著有《写作疗愈》《从0到估值1000万》等畅销书。
二、本书简介
提笔就怕,写东西没思路,写着写着就卡壳,写得没有条理……
这是不少人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才能高效写作,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
《高效写作: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的答案是:不仅要掌握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更要有科学的写作力训练。为此,按照写作者成长的一般路径,本书精心设计了六章内容,分别是:抓住写作原力—会说话就会写作;找到书写的感觉—从提笔就怕到流畅书写;训练系统写作力—写作就像盖房子;找到提升写作力的方法—写出有质感的文章;写出爆款文案—从“自陶醉式”写作到内容创作;从0到1—写作者的进阶之路。
即便是刚刚接触写作的人或者是一直没有找到写作方法的人,也可以按照这个路径,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巧,成为真正会用文字表达的人。本书适合写作初学者、工作中需要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以及写作爱好者阅读。除了基本的写作方法辅导外,本书还涉及职场写作、新媒体写作、爆款商业文案写作、随笔写作、写作疗愈、个人出版等话题,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了解应用写作的各个维度。
三、心得体会
读书用时:3天
读书方式:阅读
字数:14.6万
思维导图:
心得体会:
1、三维学习法是什么?
何谓正确的方法?其实就是应对上述三个问题的三维学习法。
没词怎么办?——通过学习,梳理思路,学会用文字系统记录突如其来的想法。
手生怎么办?——进行大量刻意的练习,每次练习都扫除写作技能的一个盲点。
幼稚怎么办?——写完文章之后,寻找老师批改,也要多去看别人的作品,以人为镜。
以上就是写作的三维学习法:学习+练习+互动。
2、不同类型文章都在哪些角度“说明白”?
记叙文是把一个故事说清楚;
说明文是把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事物说清楚;
散文是把一种感觉说清楚;
小说是把一个虚构的情节说清楚;
议论文是把观点说清楚;
应用文是把需要沟通的问题说清楚;
而诗歌是把一种情绪说清楚。
3、如何构思一篇文章?
构思是对文章的整体规划。
构思一般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审题、捕捉念头、进行规划。
在实际写作中,这三个步骤可以具体细化为七个问题,分别是“写给谁看”、“为什么写”、“我是谁”、“什么文体”、“什么风格”、“何种叙事方法”、“如何修改”。把这七个问题想清楚再动笔,就能写出一篇。
4、如何解决一写作就喜欢凑字数的问题?
最根本的还是从文章的设计出发,规划好文章的内容模块。
比如一篇3000字的文章,在构思的时候,就要想好大概每个部分字数比重的分布,比如10%、30%、40%和20%。也就是开头300字,承接部分900字,中间部分1200字,结尾600字。这样就不会发生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的情况。
5、精彩故事
一战时,一支德国军队在阿尔卑斯山迷路了,人困马乏,给养也越来越少,士气低落。关键是,因为迷路和困难,部队里分成了几派,有人说要穿过瑞士,从瑞士就能走出去;有人说,要原地等待救援;有人说,要绕道法国……为了活命,每个人都开动脑筋,但是因为大家意见不统一,这些意见没有一个能被大家认可。
有一天,他们走进一个被荒废的村庄,在这里,他们发现一个空空的木屋。木屋里有一张地图,地图是用拉丁文写的。部队里的人都看不懂拉丁文,但他们都坚信这是一张本地地图,顺着地图就能走出去。既然大家都同意跟着地图走,他们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找路,但因为地图不清晰,加上他们不认识拉丁文,所以只能边走边修正地图。几天后,他们真的发现了一个有人居住的村庄,在村民的指引下,他们终于从瑞士走回了德国,成功逃出绝境。部队的军官奉这张救命地图为至宝。
直到20年后,当他的一个朋友来他这里做客。“我要看看这张神奇的地图”“哦,这是一张奥地利的地图”,军官的朋友懂拉丁文。啊?一张奥地利的地图,怎么指引了他们走出了瑞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