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越来越火爆,某音、快某等平台大行其道,甚至威胁到了V信一哥的地位,某头条现在也力推某瓜视频,文字的内容受到了冷落,流量显然大不如前。我们是否应该顺应潮流去学习视频剪辑?在简书坚持写作还有前途吗?这样的疑惑在不少人心中悄悄滋长。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文字具有永恒的魅力,也更易于保存和流传。其他的众多艺术形式,雕塑、建筑、绘画、音乐、戏曲等等,可能太依赖具体的表现形式,无数的作品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诗词、文学故事或者历史典故却可以依靠口耳相传,得以更多的流传下来。
李白诗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情况,屈原的辞赋在文学史上被众人所尊崇,而同时期楚王奢华的宫殿,连同宫殿中各种华丽的艺术品,可能有雕塑、乐器、绘画,甚至于在宫殿里表演的歌舞、音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到如今早已了无痕迹了。
大家都知道《诗经》是曾经有配套的《乐经》的,每一首诗都可以配乐演唱,可《诗经》传承了数千年,《乐经》却早就失传了。
不说年代久远的《诗》与《乐》了,就是在宋朝大兴的词,读书的人都知道每一个词牌,都是有对应的曲调的,可是现在又有多少词牌能找到对应的曲调呢?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元曲的唱法和配乐好象也没听说过。
况且技术在不断进步,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会随着更新换代,只有文字的生命力才是最顽强的。君不见,历经千年的文学作品,我们现在依然品读,无声电影时期的作品又有几人欣赏,同样黑白电影电视的经典作品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舞台剧的生命力算是顽强的,但是受众显然狭小。
短视频虽然现在风行一时,但是终究会被更新的技术取代,可以预见的就有虚拟实境和全息投影技术了。
文字是语言的凝固,语言则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看看聋哑人的世界,就知道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了。而且拍视频也需要预设的剧本或文案,在可预见的将来,文字是不会过时的,写作技能也是必备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在简书努力练习写作,磨练我们的文字功底吧!
简书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