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17 2016-4-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S点评:从父亲的角度,从小孩的角度,从丝瓜和肉豆的角度,可以下笔。
如何快速学习?
前段时间看到秋叶老师一篇文章,是关于学习方法的,里面提到了一个并不新鲜、但对我还是比较有启发的概念:元知识。
他没有明确对“元知识”解释,只是说:元知识一方面是所有学科都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比如基础的语文,基础的逻辑甚至包括一些数学知识。
百度对“元知识”的解释是:高层次的知识。
那么,通俗一点地说:元知识就好比内功,它不属于江湖上任何一种武功;但是习武之人,首先得有内功;内功练好了,再学其他武功,就容易一通百通。
难怪秋叶说:要快速,就要重视元知识。
如何获得元知识呢?
那就不要满足于知识本身——因为知识本身只是一个信息,一个结果;要获取元知识,就要去探究知识背后的逻辑:它是怎么得出来的?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证据是什么?
就这样一路打破沙锅问到底。也许最终很难问出一个结果来(对方不耐烦,或者你能掌握的资料有限),但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带来很多东西。
在这里先说一个故事。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联想到我们生活中来看——
也许你不太懂什么“主谓宾”,不太明白“疑问”、“设问”、“反问”在修辞上的差别;也许你不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也不知道在写文章的时候,阿拉伯数字“1”的背后应该跟一个顿号、还是实心句号……
没关系,你仍然可以写长微博、写日志、或者写一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发到朋友圈。
因为,按照故事中“父亲”的逻辑:你只需要大致掌握这些修辞方法,写东西写得通顺就行了,何必花那么多心思去分辨和掌握这些知识呢?
但是,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你就没有办法写一篇文章。
或者,当你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会觉得比写长微博累多了。
你不具备这些元知识,所以哪怕半年写长微博和朋友圈超过了2万字,当你要提笔写一篇800字的文章时,很多东西(比如体裁、中心思想、逻辑结构……)都需要重新构建。
所以,才会觉得写文章很累。还不如刷微博写朋友圈来得快。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打篮球,会把一门心思花在打球上、而不去研究篮球规则吗?
按照故事中“父亲”的逻辑:你只需要知道大致规则,其他的交给裁判就行了,因为规则是拿来执行而不是研究的。
我认为这样也行得通;但是,如果你要打好篮球,那就需要仔细研究篮球规则了——
比如,我们都知道打篮球会免不了互相触碰对方,但触碰到什么程度才算犯规?
比如,拉对方的手算犯规,但在什么情况下,拉手犯规还要罚球?
比如,抢球的时候,做出哪些动作会被吹哨?
……
在这里,不仅要明白规则,还要明白规则背后的逻辑:为什么会有这一条规则?它主要防范的是什么?
明白了这些,你打球的时候,就会更好地避免犯规、从而把精力花在技术的提升上去。
当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需要你去打破沙锅;元知识有很多是相通的。远的不说,看看S就知道了——他是如何玩转技术和英语、还能写那么多文章呢?
另外,在不断追问事物背后的逻辑时,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锻炼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所以,当你们希望在某个领域快速学习、或者想把握住某个领域的核心时,记得去探究它的“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