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是人们对宗教信仰以及精神寄托的载体,在较长的岁月里,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紧密相连。在封建时代,人们信仰自然与神,神权大于人权,皇帝就是天子,也就是神赋予的权力,祭祀是与神交流沟通的契机,所以古代重大节庆都有祭祀。不仅是皇帝寻求神权庇佑,连百姓也在逢年过节进行家祭,寻求祖先庇佑。
传统的祭祀活动有:
一、上香:香料历史悠久,五千年前皇帝神农时代,早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
二、点蜡烛:火是自古以来驱凶辟邪的选择,表达出人们即面临了重大灾难,意志也不会被击垮,以顽强的毅力和信心战胜困难。点燃烛光,为死难者哀悼和纪念,照亮未知世界,给祈福者带来光明,带来希望。
三、烧纸钱:古时候人们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纸钱就是阴间所通行的货币,为了让死去的亲人能在阴间少遭受罪,心诚的人们便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过上好日子。
四、供奉鲜花:祭祀用的鲜花主要有康乃馨、马蹄莲、勿忘我等,鲜花可能是最文明环保的祭祀用品了。
五、其他贡品:贡品文化是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中国特有文化遗产,一般有糕点、水果和清水,也可以摆上逝者生前喜欢的食物和物料或者酒等。
雅乐
我们都知道《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所谓雅乐,就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和表演的歌舞,在西周时期,郊社、宗庙、宫廷、乡社及军事大典等都需要用到雅乐。
战国楚人屈原,根据中国神话传说的远古歌曲重新创作了《九歌》,《九歌》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九歌》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间的神,实质上是现实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既活泼优美,又庄重典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环境保护与森林防火
现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及森林安全的要求,祭祀活动中,明火类的活动慢慢减少,这一种更加安全的祭祀方式回归:音乐祭祀。
祭祀音乐的流传
祭祀音乐在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都有较完整地保留,大家对自然、图腾、祖先、神灵人性化的崇拜,并企盼通过以仪式音乐、舞蹈等形式为载体获取相应反馈。
近年来,“音乐祭祀”作为一种新的清明节祭祀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某门户网站推出的“清明节你将用何种新方式祭奠亲人”的网络调查中,3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音乐祭祀”,仅次于“鲜花祭祀”。市民陈先生就认为,清明扫墓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是对生者的启迪和激励,重在感情、重在内容,提倡安静的告慰,心灵的交流,“音乐祭祀”就是很好的心灵交流方式。
清明节期间在很多陵园采访时看到,不少市民都选择给过世的亲人墓前播放他们生前最喜欢的歌曲,市民张先生就从网上下载了民乐《花好月圆》,“妈妈已经去世4年多了,每次来给她扫墓,我都会为她播放这首曲子,表达的是一份暖暖的真心。”“音乐祭祀”的方式虽然简单朴素,但同样是对逝者无限留恋的情感表示。
太阳能播放器
太阳能播放器由单晶硅太阳能板、锂电池、MP3芯片主板、喇叭构成,结构简单,不易故障。太阳能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单晶硅面板光电转换率在15%~24%左右,是所有种类太阳板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播放器集成了自动开机功能与记忆功能,保证了长期阴雨天气断电再重新晒到太阳后依然能够自启播放,恢复断电前的音量与目录设置,无需人为操作重新开机。
支持通用TF卡,使用产品满足了人性化人群的需求,可自由下载内容播放。(例:诗词、戏曲、相事、宗教信仰等等)
加入抗氧化剂的高分子外壳,常年日晒雨淋也不易风化腐蚀。
音乐祭祀相比于鲜花,情感得到了更深的释放,相比于纸钱,环境影响及安全性又是无法比拟的。
产品实用
一、城市公墓
推荐音乐:60、70、80年代老歌或逝者生前喜欢听的音乐。
二、烈士陵园
推荐音乐:爱国颂军红歌、国际歌等。
三、坟地
推荐音乐:逝者生前喜欢听的歌曲、戏曲、信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