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陈忠实先生去世了,朋友圈被他的生平和《白鹿原》刷屏了,很多人纷纷感叹:还没来得及读《白鹿原》,陈老就走了。
今天,杨绛先生去世了,朋友圈再次被刷屏,很多人又惋惜,《我们仨》还没有认真品读,先生怎么就走了。
缅怀是好的,说明人们越来越开始注重文化了;但我不知道缅怀过后,人们是否真的去认认真真读了《白鹿原》或者《我们仨》?
这两位都是文学界的大家,可是却要等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很多人才开始熟悉他们的作品,这是幸事?还是文化界的悲哀?
今天看朋友发了一个状态,她自己开了一个卖书的微店,可是有人打击她“如今谁还看书?要看也是看电子书!”是的,如今谁还看书?忙着赚钱,忙着生活,谁还有时间读书?可是,我们真的没有时间读书吗?或者说,读书真的是无用的吗?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是4.58本,而犹太人是64本,美国人是25本,日本人是18本,相对而言,4.58是一个非常可怜的数字;但更可怜的是,很多人的这4.58本完全是被平均的,因为他们的实际阅读量根本就是0。
之前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金钱确实能帮你完成物质上的蜕变,但精神上的终极幸福却是离不开文化的。难道我们就甘心沦落为物质上的奴隶?精神上的贫民?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并不想多说什么,我只是唯愿更多的人不要等到杨绛离开之后,才知道有一本书叫《我们仨》。阅读应该成为伴随我们一生的习惯,而非你偶尔摆出来刷存在感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