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兰卡市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每天推着推车带着孩子们出门的时候,总是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寒流似乎刺透一切的包裹之物。
来英国,因为交通规则很不一样,车都是走左边,车开得也很快,我们即使想办法短期内取得驾照也很不好适应,---更何况考驾照很难,所以我们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我们住的地方虽然出门就是公交站,但是等车需要一会儿,再加上步行到市中心也就两里多路,我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还是步行。在国内早就习惯了天一冷带孩子出门就开车或打的,这里的路上几乎看不到的士,偶尔看到的也是类似Van的小面包车写着Taxi估计超级贵。所以,到异国他乡,首先出行就是问题,需要吃些苦,尤其带着孩子......
其次是吃东西不方便,刚来的时候,租的房子里除了老公提前在意大利买一口高压锅,什么都得自己制备,幸好从家带来了俩塑料碗和杯子,和木头锅铲(打包的最后一秒塞进去的),又去超市买了了两个盘子,算是勉强可以做饭了。其他的物件,因为不想买太差的,有舍不得买好的,所以做饭的时候只能临时用着合租的小妹妹的小平底锅,很难施展自己的身手。
食材也是很大的问题,英国超市里能买到的蔬菜品种非常有限,除了做沙拉常见的西红柿,生菜土豆胡萝卜,西兰花,绿叶菜很难看到别的,对了还有茄子,豆角。所以对喜欢吃草的我还是觉得很难适应的。主食方面,英国自己的出产的主食是土豆,他们的随处可见的薯条,大概比肯德基的薯条再粗一点,其实是当主食吃的。米饭在第一周末的时候,教会的热情的一家人送给我们一个电饭煲后,终于吃到了,但是并不便宜的大米,味道大不如国内的东北大米好吃。
水果也是很有限,英国的水果大多从欧洲进口,常见的是红红的但是味道一般的苹果,葡萄要两镑左右(相当于18元人民币)一大串,看起来很像新疆的马奶子,但是味道差很多,有点像国内的不甜的提子。其他的水果有草莓和蓝莓蔓越梅之类,价格也不便宜,除了草莓其他看着也不想吃。橙子和橘子也不甜。真的好怀念国内市场上种类繁多价格还不算太贵的水果。国外基本是以胖瘦标志穷富的,因为健康的蔬果填不饱肚子还贵,穷人吃面包什么的很便宜,但很容易长胖.....所以如果我在这里长胖了绝对是因为我穷.....
之前早就听说有人自己来英国访学,结果很不适应,尤其饮食方面。我想大概就是蔬菜水果吃不好吧。
穿着方面,因为主要的行李都被药和保健品和孩子们的各种东西充满,自己就带了两身换洗的。来了之后,兰村很小,没什么好衣服,玲琅满目都是二手店,我还真没穿过什么旧衣服,不敢买,关键还没我的号!鞋子也是脚上的一双UGG,从秋天穿到了冬天。只能等圣诞节去曼城了,所以在国内光鲜靓丽,喜欢变化的我只得将就着,每天在外表简单重复中度过了.....
住房上算凑合,因为国内的房子也不大,但好歹闺女有自己的房间,现在临时租的一个大间房,总是被俩孩子搅和得底朝天,本来就活跃的俩人在一个空间里总容易扭打嬉闹在一起,找个自己单独安静的时间就更难了,幸好餐桌可以用,但是暖气不足。英国普通人家里都是小小的房间,大约6、7平左右,一楼是厨房和一间小房子,楼上两间小卧室和卫生间。我们租住的香港人的房子算大的了,一楼这间号称“超大”房间,大约有十几平,相当于普通人家里的两间房。这里的人不讲面积,只说几个卧室。但是总归还是不够住,孩子大人都互相影响。去看租房子的,大点又还是不舍,觉得是不是就几个月将就一下就算了……
因为短期的住,许多条件都会觉得是不是将就就好,所以变得不追求品质了,感觉自己已经变得更加随遇而安了。
语言上虽然我英语还可以,表达没问题,但是听力要适应这里的口音,不是所有时候所有单词都一次能听懂的,这种时候就尴尬了……而且自己一家人说汉语总觉得和周围有点格格不入。被人当作明显的外国人不是特别舒服的事,虽然不会有人盯着我们看(偶尔小朋友会)。
总之,圣经上讲我们是“客旅的,寄居的”,一下子体会得很深刻。这还是到一个更发达的地区,由此想到那些为了伟大理想和纯真的热情由发达地区去欠发达地区的,就更难适应了,由衷敬佩。
那天在傍晚回得晚点,出图书馆门口,遇到两三个十几岁的英国男孩不怀好意的做机枪向我们扫射的姿势。一下子联想到美国前一阵子大学同学父亲在家门口无故被人枪击的事,虽然表面笑笑的用同样姿势回击,但心里一下子感觉很恐惧.....
来兰村不到两周的时间,我突然怀念起那片我称为故乡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