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书1:评估的过程反映了努力的程度,人们必须对设备的物理状态做出解释,以便确定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和意图。当设备以方便的形式提供了它的状态信息,而且容易阐释,符合用户认知系统的方法,那么评估的沟壑就小。
致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都是难以跨越评估的沟壑而进行最为容易的自责,以释怀自己没有跨越评估沟壑的勇气。比如在工作中,有些软件的操作只要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就可以达到你执行的目的,但是就是有些人忽略了这种评估的沟壑,没有学会人机对话的模式,而自己断定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主动责备而放弃执行。
格书2: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曾经指出:“人们并不想买一个四分之一英寸的钻头。他们想要的是四分之一英寸的孔!
致行:我为西奥多∙莱维特的睿智而感叹,却不想还得为作者的大智而继续惊叹。大师级的思维总是超出我们几个量级。在我看来,人们想买的就是一个钻头,当知道还可以进一步地去想的时候,就能知道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孔。在这层级上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下去,可能人们想要的是墙上的一个孔、桌子上的一个孔……想要一个孔也只是一个中间目标。如果能学会这种一步步追逐自己的最终目标的思考方式,我们可能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比如说,我现在一本接一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改造自己的思维习惯,升级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这样一次次的问下去,原来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活的明白的人,大智若愚才是我的目标。
格书3:本能系统的基础生物性降低了它的生物性。本能反应不会被前后背景或历史所影响。
本能反应是迅速的,完全是潜意识的。它们只对事物的当前状态敏感。
致行:一直以来都认为本能反应是人类最原始的反应,非常对此项能力不屑。在此书中看到作者这种冷静客观中性的描述,让我意识到,接受知识时自己的主观思想是非常有害的。实际上,我们对许多事物还是需要调用本能反应进行处理的,比如对感知事物的不评判、不抗拒、不亲近,都能让我们更真实地感知更多的信息。
格书4:设计优秀的产品可以带来自豪和愉悦,一种控制和快乐的感觉,甚至可能是喜爱和依恋。
致行:也许这一点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苹果手机获得了那么多人的追棒和喜爱。
一个重要的情感状态是那种完全沉浸在行动中的情感,社会学家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它称作”心流“(Flow)。
在心流的状态中,人们会忽略时间和外部环境,与正在做的事情融为一体。此外,任务的难度要适当,既能提供足够的挑战,让人们保持持续的关注,还不能太难,让人们产生沮丧和焦虑的心情。
“心流”状态发生在行动的挑战稍稍超过我们的技能水平,所以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
认知和情感的三种层次:本能——行为——反思
本能和行为的层次是潜意识的,也是基本情感的归宿。反思层次是有意识的思维和决断的归属地,也是最高层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