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人读了两本书,就发誓要做孔子那样的圣人。比如说什么为生命立命,为天地立心之类的话。
同样的,在很多时候,有的人,读到一些人物传记,就立大志了,立志要做圣人啦,立志要做天下第一等人物啦。
问题来了,古代出现了那么多圣人,为什么老百姓还是过得穷苦不堪?为什么还有后来的百年屈辱?
就说曾国藩,有一些人认为他是古今第一完人,有的人认为他是半个圣人。那么,就假设曾国藩是半个圣人吧,而奇怪的是,在出圣人的时代,天下却是凋零,老百姓还是负担最重。并且,那个时候,可谓是生灵涂炭。听说,江西老表恨死了曾剃头,因为当时江西人口锐减,到现在依然没有缓过来。
也就是说,古时候,所谓的圣人,并没有用,或者说没有那么有用,老百姓照样是那么苦难。
有人曾经说过,谭嗣同要做圣人,要唤醒天下人,但终于给谭嗣同扔石头的人太多了,所以说,不要做圣人,不要立志做圣人。
古时候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怎么理解这句话,天下人人都应该平等,而如果有所谓的圣人,那么,就会有人假装成为圣人祸害人间。
就好比,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伪装成为圣人,打击异己,以获得利益。就如同百草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做所谓的圣人是倒霉的,而更多的人只是伪装成圣人,圣母,在道德上高人一等,在地位上高人一等,以获得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