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于偶发事情要稳住自己的情绪,沉默比争吵争论好。
昨天又有突发事情了,昨天下午6点到晚上1:40 我的能量都比较低,可以说7h+40mim就做了一件事,读了30面的《重读实践论矛盾论》。甚至对自己6个月的目标开始出现怀疑,产生动摇,不再笃信。
晚上先生回来,说了这件事3-5句,各自不开心的睡了。
有些事情,保持沉默,今天解决不了的,可能过了一个晚上明天就有解决方案。
我很庆幸,我们没有惯性行为:争论争吵,而是选择沉默。
二 既然是家人,相互嫌弃肯定是劣等策略。
早上6:10分醒来,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拥抱了先生几分钟,他这个倒是没有拒绝。
6:20大宝也要起床了,我要去忙乎大宝了。
所以我准备穿衣起床。
顺便跟先生说起事情来。
我:cici的音乐合唱老师,要开一个音乐剧冬令营,训练孩子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她说cici在合唱作品班里很认真,今年进步大,歌唱能力也在快速提升。还说歌唱剧表演是未来热门的发展方向。她在外面主要做这个方面的拓展,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和国际的一些音乐活动及比赛。她很希望cici参加,你觉得呢?
先生:什么时候?
我:寒假1.20号左右。连续6天的时间。
我:cici比较喜欢看综艺节目,唱歌在合唱作品班级里又是非常突出的。作品班都是从各个合唱班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唱歌相对优秀的孩子。老师说她的很多学生考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和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
先生:这比较好,cici要是喜欢,能往这个方向发展蛮好的。
先生像忽然来了力量,立马起床,要去工作。
出乎意料,从卧室出去时,又掉头回来把门关上。
洗漱完毕,又把自己的被子,枕头收拾整齐。
是爱女儿的心?还是因为什么?
我昨晚到今天12个小时过去了,碰到突发事情,我还能保持这么沉默,没有互相争吵争论,互相抱怨,原因是我读了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他说他和老婆结婚20多年没有吵过架。
其次我记住了他说的一句话:既然是家人,相互嫌弃肯定是劣等策略。
我既然想一改从前20年的方法,决定接下来20年做个智慧的人。
怎么能用劣等策略,而去嫌弃家人呢?
还有我周三下午看了三个小时的蔡志忠的的视频,他自称自己是个开悟的人,已经在彼岸。
从他的几个访谈里,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个非常大智慧的人。
他从三岁半致力于做漫画家,不到40岁,他已经决定:与智慧无关的事情不做!
所以我坚守不争论,不争吵,不抱怨,不嫌弃的底线。
看来,突发事情来了,改变一个惯性的行为模式,像做实验一样,换一个行为模式,没想到收到效果出乎意料。
先生自动自发的一早做了几件让我惊讶的事情。
三 父亲示范孩子尊重妈妈是对孩子最好的修养教育。
cize,婆婆,先生,我,我们四个人都在客厅了。
cize洗漱好,我提醒他。
我:cize,牛奶都在这儿!
cize好像没有听到。
我:cize,牛奶都在架子的第二层,你要带吗?
cize继续没有听到。
我知道他在遵守和我约定的规则,12月份不和妈妈说话。妈妈不和他说话。
先生:cize,妈妈跟你说话,你听到了吗?
我很惊讶平时耳朵不怎么灵的先生,你跟他说事情,说了三遍,他都不一定能听清楚。
怎么先生今天突然耳聪目明呢?在帮我说话问孩子?
cize继续不说话,只和奶奶说话。回答奶奶不要吃奶奶剥的煮鸡蛋。
我看着cize不理妈妈,也不理爸爸。沉默着看他沉默的出门了。
四 自我预期高的高三孩子,选择沉默来主动屏蔽来自父母的焦虑情绪。我选择尊重他的决定。
我理解孩子的心,先生和我都是对自己预期比较高的人。
因为我和先生曾经都被父母宠爱过,曾经都优秀过。所以始终不肯放弃:自己就应该是个优秀的人嘛!
cize也是如此,初中四年曾经逆袭成功过。也是自我预期比较高的人。可能出于遗传,也可能出于自己的经历。
高三的学习生活,虽然一直在进步,单科成绩也是经常有第一第二名的。但是还没有达到他自己的自我预期。
所以他选择沉默,想平静自己,屏蔽来自父母的过度关心。屏蔽来自父母的他感觉出的焦虑情绪。
他在主动选择策略,屏蔽焦虑情绪。想自我调节,自我管理。
我理解他,尊重他,配合他,尊重他做出的决定和策略。
也是为了他,我想改变自己曾经20年的惯有行为模式。
原来能让自己改变的,是出于爱,出于对孩子的爱,我想改变。
如果自己格局更高写,眼光更长远写,把家庭看做是一个团队或者一个组织。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自我管理的CEO,都有共同的家庭使命感:
1.一家人,一个梦,一起拼,一定赢
2.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是和谐有爱的一家人。
3.既然是家人,相互嫌弃肯定是劣等策略。
4家庭里爱就是践行倾听,践行感恩,践行尊重,践行宽恕,践行赞赏,践行忏悔。
感恩家人给我践行和经历的机会。让我不断反思和复盘自己。
1816字 1h+5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