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曾经苦苦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数字,然后,有事没事儿就显摆:我厉害吧,居然能够把一百个毫无关联的数字按照顺序背下来!
明知道那一百个枯燥的数字对自己念书写文字没有任何价值,依然乐此不疲,还找一个听上去不错的理由:提升记忆能力。
后来明白,这种事儿就像一个现代人去死记100个有“马”旁的汉字一样,一个字确实代表一种类型的马匹,但对现代人毫无价值。
在知识的海洋里,这些琐碎的、没有实际价值且不能融入自身知识体系的所谓“知识”浩如烟海。正如庄子讲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一旦深陷其中,除了成为书虫、除了掉书袋,只会害己害人。
学习要有系统性,学习的知识当然需要挑选。为了炫耀知识渊博而煞费苦心地记忆、掌握那些琐碎的、碎片化的零星知识,得不偿失。
从自身知识体系和实际运用价值出发,某些系统性知识也没有学习的价值。比如某种语言,如果自己一辈子在听说读写上都用不着,学来何用?
所以,在付出时间精力之前,面对某些知识,先评估一下吧,与己无关的,不妨扔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