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S: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的缩写,多数Linux版本采用这种文件组织形式,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c盘的文件目录,FHS采用树形结构组织文件。
#挂载命令是mount
一级目录如图1,作用见下文
1./bin/目录存放系统命令。普通用户和 root 都可以执行。放在 /bin 下的命令在单用户模式下也可以执行。
2./boot/目录是系统启动目录。保存与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如内核文件和启动引导程序(grub)文件等。
3./dev/目录是设备文件保存位置。
4./etc/目录是配置文件保存位置。系统内所有采用默认安装方式(rpm包 安装)的服务配置文件全部保存在此目录中,如用户信息、服务的启动脚本、常用服务的配置文件等。
5./home/目录是普通用户家目录。每个用户默认登录和保存自己数据的位置。
6./lost+found/目录是保存文件碎片的目录。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意外关机时,产生的一些文件碎片会存放在这里。在系统启动的过程中,fsck 工具会检查这里,并修复已经损坏的文件系统。这个目录只在每个分区中出现,例如,/lost+found/就是根分区的备份恢复目录,/boot/lost+found就是/boot/分区的备份恢复目录。
7./lib/目录是系统调用的函数库保存的位置。
8./media/和/mnt/目录是挂载目录。具体使用哪个目录挂载哪个设备可有管理员自行决定。
9./opt/目录是第三方安装软件的保存位置。该目录是用于放置和安装其他软件的位置,手工安装的源码包也可以安装到这个目录中。
10./root/目录是root的家目录。
11./sbin/目录保存与系统环境设置相关的命令。只有 root 可以使用这些命令进行系统环境设置,但也有些命令可以允许普通用户查看。
12./proc/目录是虚拟文件系统。该目录中的数据并不保存在硬盘上,而是保存到内存中。主要保存系统的内核、进程、外部设备状态和网络状态等。与其它常见的文件系统不同的是,/proc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文件查看有关系统硬件及当前正在运行进程的信息,甚至可以通过更改其中某些文件来改变内核的运行状态。如 /proc/cpuinfo 是保存 CPU 信息的,/proc/devices 是保存设备驱动的列表的,/proc/filesystems 是保存文件系统列表的,/proc/net 是保存网络协议信息的
13./run/目录是说, 里面的东西是系统运行时需要的, 不能随便删除. 但是重启的时候应该抛弃. 下次系统运行时重新生成.
14./srv/目录是服务数据目录。一些系统服务启动后,可以在这个目录中保存所需的数据。
15./usr/目录用于存储系统软件资源。FHS 建议所有开发者,应把软件产品的数据合理的放置在 /usr 目录下的各子目录中,而不是为他们的产品创建单独的目录。Linux 系统中,所有系统默认的软件都存储在 /usr 目录下。
16./var/目录用于存储动态数据。例如缓存、日志文件、软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等。
17./sys/目录保存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