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久以来的见识,自己也还算是拥有了一定发展的长远的目光。尽管也拥有过伟大的梦想,也拥有过无限遐想的构思,虽然也并没有造出什么大事,更也别提什么成就,不过我始终坚信我自己的这条路,并也尽力去践行我所信奉的这些真理。
尽管所有的所有,我也相信终有一天会抵达,可是无论如何,我应该接受一个现实——我走了足够多的路,我也到达过足够远的地方,到终有一天我必须回到最初的地方的时候,便不得不面对被打断翅膀的现实。到那时或许也可以奉行无关世事,了无牵挂,做好自己的原则,可那是不可能的,即便可以做到,也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因为这最初的地方也是我最初的地方,是我扎根生长的地方。我也一直感到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假如能够独自高飞,独自自由,也是不允许的,我只能选择融入他们,我必须融入他们。
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在外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大家也都在年前赶回家一同庆祝,阖家团圆。吃年夜饭,一家人有时一同出去玩乐,有时就在家里圈着聊天,也自是快活。过年本该是这个样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似乎更需要外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哪怕见见世面也好。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团圆赠与我们欢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矛盾。团圆只是我们忌讳不好的东西必走的流程,而年后才暴露出生活真实的样子:每个人所从事所前往的地方各不相同,因为各自独立,也就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空间,于是受到各种观念影响的机会就不断增加。当受到不同观念影响,而从不同地方回来后,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观念交织,于是便容易产生诸多矛盾。
我认为多读书是重要的,书读多了至少可以学会辨别。一个人不读书,就算他出去见过再多的世面,不会辨别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么好的坏的都吸收和被影响,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提出那些错误的观点,而别人是拒绝你的观点的,而你是被影响后很难改变的,于是矛盾也就此产生。所以为什么读书?哪怕读书改变不了命运,但是至少教会你明辨是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当然,对于没有读书或者许久未读书的人,是极其不习惯读书的,因为他们忙于追赶生活的节奏,经历长久的劳顿,很少拥有休息的余地,没有很大的目标,更不会抽出多余的时间读书,自然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着这种状况的不断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增多。虽然建议多读书是从个人原因进行考虑的,但在这其中也不乏社会的原因。因此,作为个体,把个体该做好的做好,作为社会管理层面的人员而言,也应该把本职工作做好,落实到位。大家一齐出手,才能建设好一个美好的社会。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