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心中无限绿
有人爱北方的苍茫大地,粗犷豪放,也有人爱那江南的绿意盎然,细致婉约。北方的天,是老天散的一把把面粉,银装素裹。江南的地,是造物主挥动的一只绿笔,点滴之处,尽显葱郁本色。
说到“绿”,大约是江南的特色之一。小桥流水人家,少女溪头浣纱,诗意一般的江南,滋养着千千万万的江南儿女。生于绍兴的宋乐天,对于故乡,对于江南,自是熟稔于心。她将近十年的有关于浙江风土的十七篇文章集成此书《无尽绿》。作者在自序中谈及书名的成因,她说:“这些文章除了都可归到浙江风土的主题之下,尚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数是以植物为主角的。”
植物的世界自然是庞大的,那些和作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于生活需要的,承载了满满的记忆的,自古人流传下来的风俗趣事等几类,从作者的笔端,自植物的王国融入了人类的世界。制作清明果,离不开各种“青”染色和增味,草籽吃起来味道十分鲜美,尽管有“变笨”的嫌疑,带着丝丝回忆的清明采茶忙,桑叶可以喂养家蚕,竹灯,“水鬼”……江南风土,如江南的水一般恣意流淌于字里行间,即使生于塞北的读者,读起来也是一股熟悉亲切的味道袭面而来。
既作为风物志,自少不了一番考证和实践。制作清明果的青的种类有哪些,青与艾草的区别;蓬蘽覆盆子和蛇莓虽然相近,但是老人说前者有毒后者可以食用;乌糯米饭染色之后,一定要蒸煮才合乎口味,这是作者亲手实践过的;做竹灯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过程应该注意那些问题,真是简单又复杂。
作者既有感于很多关于江南风土的笼统,也遗憾很多时候实践的不够。自尽自己一份心力,将考察的结果书之笔端,将所见拍成接近实物的彩色的照片,“除了补充‘地方知识’”,也给读者上了一堂江南风土课。图片中,有做成的各种清明果,也有刚采下来的茶叶,还有色彩斑斓的牵牛花,被作者亲手实践染成各种颜色的成品陈列出来甚是有趣,庭院中桂花树,依然亭亭如盖……一面是浙江风土,一边栩栩如生的图片,契合了作者那写进心中无限绿的小小心思。
书中作者的亲身经历,在风土人情中丝丝缕缕飘散出来,为本就亲切、温润的文风添加了几许俏皮。她吃了草籽之后,心内是无限懊悔和怨念,“明明知道草籽会……还要骗我吃?”仅此一句,一个满腹懊悔却不敢质问的委屈小女孩便跃然纸上。等到自己同姐姐一同采桑叶,只是在一旁耍赖观战,只因怕桑树下各式各样的虫子,“蚕在手心时,许多脚微微蠕动,挠得人发毛;时间稍长,头皮都要炸了!”如此穷形尽相的描写,不知道作者吃了这种软趴趴生物的多少苦头,才能有如此传神的描写!如果怕虫子的读者,读到这段,估计也会身临其境,心儿肝儿都会颤动的!
心中有美,才会看到生活的美。心中生机盎然,自然入眼的是生命的绿。申赋渔在《匠人》中讲述了那些老手艺的故事,不乏一些本该传承的传统,一些文化中的和生活中的风俗人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被遗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所发生的很多人和事,不应该随风而逝。记录,传承,发扬,这本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