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罗振宇被扣上“焦虑贩卖者”的帽子,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假如没有人贩卖焦虑,还会有焦虑吗?
曾奇峰说,焦虑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只要一个人活着,就会焦虑。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套用这个金句,也可以说,我焦虑故我在,焦虑是我们活着的证据,可以说焦虑完全消失的那一天,就是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没有人贩卖焦虑,焦虑也是存在的,网友们把帽子扣给罗振宇,看来是可以拿掉了。
那焦虑是怎么产生的呢?
举个例子,比如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可你现在月薪才3000,就会焦虑。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你没有达到,中间的差值,就是焦虑的源头。在这个过程中焦虑像一条皮鞭,不断的抽打你,让你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所以焦虑本身没有问题,它是让你实现理想的动力。
但是皮鞭抽得太狠,就会有问题。比如,明天要给客户交方案,这原本是一件日常工作,但客户突然说,有相关部门要审查这个方案,你一下就把这件事,放大了。头脑里不断播放这样的画面,假如方案被质疑,一定会影响以后的合作,老板知道后,肯定会被解雇,失业后流落街头,养不活家人,爱人会跟自己离婚……
原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你用焦虑放大器来看这个事,好像成了地球毁灭级别的事情。这就是皮鞭打得太狠的结果。
反过来,有的人是焦虑缩小器,像银河系都要毁灭,这样天大的事,他的焦虑值都非常低,该怎样还怎样。这是另一个极端,也不可取。
可取的方式是,利用好焦虑放大器和缩小器,把焦虑控制在自己可以忍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