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观看了辽宁省一个课题研究的成果汇报,了解到这几年辽宁和重庆做的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情况,看完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其中议题的确立和文本的重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孤立的教单篇文章,偶尔也会有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的对比式阅读。这种按照常规式的推进,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群文阅读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可以将课文打乱重组。
群文中的文本不是彼此孤立的关系,而是彼此支撑,形成一种既契合融通又各自独立,既有共性又有异质的一个闭合系统。
首先说一下确立议题。
要确立一个议题,根据议题来选择所教文章,在对比中分析、体会、感悟、理解,从而发到教学目标。
如果我选择的议题是“走进杜甫”,那么我会选取有关杜甫的几首诗,《望岳》、《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我教学的文本,通过分析、比较、品味、赏析,就可以梳理出杜甫的生活轨迹和思想转变,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圣”,也更好的理解文意。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借鉴这种方法。
教一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教读这一篇文章,而是要通过对这一篇文章的解读,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的思想,同时从品读作者其他的著作中可以加深对作者本人的思想的了解,也能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其次就是文本的重组。
比如说九年级上册诗歌单元的教学。本单元共有五首诗,五首诗各有特色,有的情感美,有的意象选择的不错,有的善于营造意境,而有的语言风格和其他不同。
为此,我们可以不必要一首一首地学,而是通过确定一个主题对文本进行重组。
如果我确定以“意象的选择”为我的主题,我就可以把《沁园春·雪》、《乡愁》、《我爱这土地》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着阅读。通过分析每一首诗中作者在选择意象上的特点,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不同诗歌的魅力。
如果我确定以“语言的陌生化”为主题,我就可以把《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看》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着阅读,通过对其中词语的搭配,新颖的修辞,句式的杂揉,视觉的转换,节奏与排列等方面的研讨和分析,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用词的陌生化,以此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用“1+x”的阅读方式。
“1”指的就是我们课本中的单篇课文,而“x”则指。在阅读文本基础之上的拓展、比读和整合。
如:我们在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时,可以选取季羡林的《永久的悔》、胡式的《我的母亲》、龙应台的《目送》节选作为补充阅读,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之上,通过拓展性的阅读,让学生更加了解父爱的深沉,以及我成年后的感悟和愧疚的心理。
其实这项工作平时我也在做,总想在教一篇文章的同时,让学生拓展阅读面,扩大视野,以便更深刻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涵。
不过很多时候都不能如愿,要么是课堂废话太多,耽误了时间,以至于没有拓展的机会;要么备课不充分,没有提前找好拓展的素材,以至于手忙脚乱不能够恰到好处地展示。
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一没时间,二怕麻烦,加上近两年琐事太多,久而久之,最初的设想就随着时间的洪流而远去了。
近几年,对文本的解读方式犹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有的是昙花一现,有的则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解读方式,我认为对于一名语文老师来说,阅读尤为重要。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提升,它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素养。
特别是近几年来,对语文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更应该逼着自己多读点书,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阅读力就是学习力,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成就美好的人生,那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得成为阅读的忠实拥护者。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我们在提升自我的同时成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