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种高效的说话方法

1.举证责任(帮助我们说服别人)

     你应该有过或者遇到过这样的经历,你提出一个论据,然后让别人来反证,如果别人无法反证,那就说明你的论据是对的。

举个例子:

甲:多吃鱼能够更聪明。

乙:为什么?

甲:你能证明多吃鱼不能让人更聪明吗?

乙:不能。

甲:那么多吃鱼就能够让人更聪明。

       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在这段对话中发现问题,多吃鱼会不会聪明是其次,重要的是甲的逻辑是有问题的,你要说明你的论据,必须是你自己来证明,不能够让别人来帮你反证,这就是举证责任。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就不可以这么来给别人说明一个论据,当然,我们遇到别人这样,可以直接了当地说,“你没有承担举证责任”,然后悠长地离开,留他在风中凌乱还听不懂你在说啥。( ͡° ͜ʖ ͡°)✧

2.辅助工具(帮助我们自己思考)

       你一定在生活中说过或者听到过这样的话:

早知道这样我······就好了。

       说出这种句型的话,说明你对过去自己做的事很后悔,但后悔有什么用呢?后悔只会让你陷入无尽的懊恼中无法自拔,事实上你说这种句型的话,这句话本身就是完全无意义的,只能让你发泄情绪,平添烦恼罢了。

遇到相同的事情,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型:

早知道这样我······了,下次我一定要注意。

       当你说出这种话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开始反思了,并且,你这次做的事情已经给你形成了经验教训,而不仅仅是一个后悔的情绪。

3.相关命题(帮助我们认清问题)

       在高中数学一定接触过相关命题的知识点,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来帮助我们看清问题。

我曾在朋友圈上发过这样一句话:脑残者最好玩的地方在于他们认为别人才是脑残呢。

然后有人留言:这很明显陷入悖论,假如不认为别人是脑残,如何得出以上结论;如果认为别人是脑残,根据你的理论,你自己才是脑残。

我的观点是:脑残认为别人是脑残,留言观点是:认为别人是脑残的人是脑残。

       这是逆命题,而逆命题之间有可能都是真的,有可能都是假的,有可能一真一假。

       交流时尽量避免这种状况出现,以免会纠缠不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