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新征程上扛起新使命、创造新业绩,必须打牢调查研究基本功。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把握调查研究的总体要求,练好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基”、为民谋福之“本”、攻坚克难之“功”,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夯实调查研究之“基”。求真务实是调查研究的“基石”,任何脱离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都是空中楼阁。翻开《之江新语》,第一篇讲的就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在这篇短文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要求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调查研究有没有“实”字当头,关键要看是不是听真话、讲实话、有没有干实事、求实效。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主业,扛起主责,搞清楚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要能经常打开窗户“通风透气”,听群众的“好声音”,向群众寻求“金点子”,找到纠正偏差的“校正仪”。
践行为民谋福的初心,把握调查研究之“本”。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人民才是主体,以人民为本是我国的治国之道,为人民谋福,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本质上就是一个了解民情和顺乎民意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书写民生答卷的准考生,要明白调查研究的不是以形成一纸浮于表面的调研报告为“终点”,应以解决问题、办好实事、为民谋福为“起点”。要聚焦上级决策部署,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带着目标问题下基层、带着真挚感情下基层、带着优良作风下基层,到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去调研、到发展任务最重的地方去调研,怀着真挚的情感与群众坐“矮板凳”、摆“龙门阵”,做到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使调查研究反映客观实际、切中问题要害、体现群众所盼。
保持攻坚克难的劲头,苦练调查研究之“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并非易事,“并不亚于打仗”,没有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是不行的。当前,我们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迫切需要在调查研究中发扬斗争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广大党员干部当练就“解剖麻雀””庖丁解牛“之功,敢于深入探索调查“盲区”、积极开拓研究“难区”、走向存在问题的“无人区”,把基层一线冒“热气”、带“露珠”、沾“泥土”的情况弄清楚,把症结找准、把思路理顺,切实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清单”,有力促进各项工作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