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分三六,业分九等,自封建时代起,人们就有以居住地大小来彰显地位的习惯,千户万户的下人如今是见不到了,可每个人日常所居住的栖身之所,依旧是竹户对竹户,朱门对朱门,这便是所谓的门当户对。
上海自一八四三年开埠,十里洋场,龙蛇混杂,如今既有佘山别墅,汤臣一品,却也不少见民国时期留下的棚户区,所谓棚户,大多是当年脚夫劳力住所,他们耗尽自己的年华血汗,终于在这东南一角落下根,却难免也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下只角”,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为这当年的“远东第一城”写下别样的注脚。
林源宗便住在“下只角”的一间一室户里,那里有她的根,虽然出嫁,却还是习惯带着女儿住在父亲家里,毕竟,夫妻都是上班族,两岁的女儿正好可以陪离异多年的父亲解闷,虽然心中明白,在物质上,父亲给予不了太多,自己也给不了老人什么,但是,含饴弄孙,共居天伦,却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也都应该被满足的财富愿望。
“你今天该去上班了吧,林源宗的父亲一边喂孙女吃早饭,一边问。
一张木桌上摆着四个小蝶,分别是榨菜、肉松、酱瓜和腐乳,两碗隔夜饭用开水泡了,这便是上海人家最传统的早饭了,一碟小笼包子尴尬地摆在当中,老人正在教孙女小笼包的吃法。
林源宗咽下嘴里的饭,回答:“恩,第一天晚点去没事,都是开权限,听入职讲座什么的,每家公司都一样。”
“也好,从上家公司走了,在家呆一个礼拜休息休息,我只是觉得,你上家公司蛮好,又正规,你一个女孩子,没必要噶拼。”老人说完又在哄孩子吃饭。
“爸,人嘛,总要靠自己,上家公司也没什么发展空间了,这次去新公司,帮他们从新搭建游戏部,做起来了,我就是元老,做不起来,也不会比现在差的。”林源宗吃完就收拾自己的碗筷。
他父亲叹了一口气:“哎,那夫妻两个,一个比一个要强。”
孩子听倒了,似懂非懂,睁大了眼睛,看着抱着自己的老人。
“囡囡乖,再吃一只。”
“爸,我走了。”林源宗走来抱了女儿一下:“亲一记,囡囡要听爷爷的话哦。”
出门前,林源宗看见门口的五斗橱上放着一个红包,问:“爸,这是给谁的?”
老人抬起头:“哦,吾今朝带囡囡去见阿拉老早印刷厂的领导,伊拉家里啊,上个月刚刚养好小人,我去望望伊拉,顺大便嘛问问,阿拉囡囡上幼儿园的事情能不能帮帮忙,伊拉点做报厂的领导,认得的人总归多一点,这的附近又没有好一点的幼儿园,现在一千块还算送的出去伐。”
林源宗听完,背过身去;“可以的,我走了。”
祖孙两个都没注意到这个女人离家时的表情。
at���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