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关系都是记忆,每次回忆都是一次重逢。所有关系的原型都起源于孩子与妈妈的关系。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婴儿期是人格形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一个人的人格大约就在这个时期完成。所以,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当中能否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时期。
婴儿期,如果一个妈妈在给孩子吃奶时,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能与其互动,孩子就会建立起信念,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一旦孩子的信念建立起来了,其安全感、自尊都会建立起来。要知道孩子吃奶不只是吃饭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学会人际互动。婴儿的社会性微笑,社会性的哭都是在与人互动。所以一个优秀的妈妈都知道与孩子怎样做好互动,这样一个孩子的安全依恋就会建立起来。
人际吸引中的亲合起源于依恋,亲合也就是合群,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能与人合群,就该判断他在婴儿期与其母亲未建立起安全依恋。
婴幼儿期到小学低年级,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的特点是依恋。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指出:“依恋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几乎一切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依恋感能不能充分满足,关系到成年后是否出现各种精神障碍,甚至人格发展障碍
通常认为,大约在一岁时,儿童逐渐展现出特定的依恋类型。爱因斯沃斯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的实验,来观察一岁的儿童在短暂离开母亲后再与其重聚所做出的反应。她观察了数百个美国儿童在这种实验情境中的反应后,概括出了四种依恋类型:
1.安全型依恋:属于积极依恋。安全型大约有50%的美国儿童属于这种类型。当母亲离开房间时,起初会哭闹反抗,然后很快就平静下来。当母亲回来时,会愉悦地欢迎她,并且经过母亲安抚,很容易缓解不安,继续去做游戏。这类婴儿当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是及时回应的话,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表现得更爱笑,不拘谨,容易交往。面对新环境勇于探索,并会寻求养育者的支持。
2.焦虑-矛盾型依恋:也称反抗型依恋。母亲的短暂离开会引起大喊大叫、极度反抗,并且在分离期间会持续为此而苦恼。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也不容易被哄好。大约有10-15%的美国儿童表现出了这种依恋模式。这类婴儿当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是否回应是不确定的,婴儿会努力找寻,表现得更容易紧张和过度依赖。面对环境大哭大闹,不敢面对。3.回避型依恋:大约有25%的美国儿童属于这种类型。母亲离开时,似乎没有注意到,也不表示反抗。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这类婴儿当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不回应,态度冷漠,婴儿会陷入抑郁,表现得充满怀疑,无法信任他人。害怕也不会向养育者求助或寻找安慰。
4.混乱型:母亲离开时,大约有10-15%的美国儿童表示反抗,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又表现得很古怪。例如,在其与母亲的接触过程中突然变得冷淡、退缩;或是坐着,摇晃,转而凝视半空。这类婴儿当需要照顾时,养育者的回应也是不确定性的或总是不回应,表现得紧张,不信任。
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没有建立起依恋安全感,安全感的背后是确定性,一直的不确定性会引起孩子焦虑,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衡定性和稳定性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
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所发出的哭泣,和想要吃东西的信号,能被主要看护者敏感地捕捉并正确地理解,继而做出恰当的反应。与此相反,看护者若是远不能理解婴儿的心理状态,对其反应不够敏感,或者对其需要给予不一致的反馈、没有反应或者拒绝,婴儿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这并不奇怪,这类看护者往往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更少得到家庭帮助、更多的孩子、经济困难或是不理想的伴侣),拥有更多的心理疾病,并且在孩提时期有过更多不良的情感经历。尽管在依恋的形成过程中,这些环境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未能形成安全依恋会对随后的发展,连同成人后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四岁时,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很可能会比被划分为回避型的儿童,表现得更独立自主;被划分为混乱型的儿童则很可能具有攻击性,童年后期会有反社会倾向,长至成人时发展出混乱纷杂的关系。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时刻保持觉察,增加跟孩子的互动,建立起依恋关系。作为父母,当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与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表现为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多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多关注孩子,多多与其互动,让其快乐地成长,家长的态度与行为前后要保持一贯性,让孩子有安全感,信任感。
一个和谐的家庭: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爱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