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闹市区的一个红色史迹

在繁华的广州商业区越秀区文明路,中山图书馆对面不显眼的地方,有一座4开间相连、高3层的广式骑楼建筑。这就是中共广东区委旧址。

1924年,中共广东区委派党员用“广东区”粤语谐音“管东渠”向警察局登记,化名“管东渠”租下了这里二三楼,以楼下店铺作掩护,作为中共广东区委和青年团广东区委办公的地方。“管东渠”从此也成了广东区委的代号。

广东区委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地区区委之一。1922年,中共中央决定广东支部扩大为广东区执行委员会,领导广东、广西两省,也被称为两广区委,谭平山任书记。随着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相继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广州成为大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地。

1924年10月,中共中央任命周恩来为广东区委委员长,不久又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陈延年随后以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驻粤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广州,协助周恩来工作。1924年底,广东区委军事运动委员会成立,周恩来担任军委会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军事机构。1925年初,周恩来率部东征,陈延年接任广东区委书记。在他们的领导下,广东区委机关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军事部、妇女部、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同时积极发动团结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和妇女群众,为大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牢固的群众基础,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班。

在历史上,这里最早建立地方军事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管理党员人数最多、管辖范围最广,从两广扩大到包括闽南、云南以及南洋一带,成为当时六个大区中最大的一个。

大革命失败后,广东区委迁往香港,二三楼一直作为民居,直到1960年恢复原貌,其后被辟为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

2014年,经过多年修缮,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