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4清明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同时也是一个自然节气点,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跟寒食节的节日有关。传说在我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坏人的陷害在外逃亡。一天重耳又累又饿晕了过去,附近什么吃的也没有,跟随重耳的臣子们都急坏了。这时介子推默默地走到一旁,他忍痛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肉煮汤给重耳喝,这才让重耳苏醒过来。多年后重耳成为了晋国国君,晋文公赏赐了当初一起逃亡的大臣,却把介子推给忘了。后来晋文公突然想起这件事,心里十分愧疚。他赶忙派人去请介子推,要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不想当官,竟背着母亲躲到绵山去生活。晋文公又让人去绵山找,可绵山太大了,哪里找得到介子推。就在晋文公犯难时,有臣子提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自己出来。就这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没想到介子推还是没出现。最后晋文公在山上一棵烧焦的柳树旁,发现了已经被烧死的介子推母子。晋文公难过极了,他将介子推母子葬在柳树下,又下令把这天定为寒食节,不准人们生火做饭,只能吃寒凉的食物,以此纪念介子推。

第二年春天,当晋文公来祭拜介子推时,惊奇地发现被烧焦的柳树又活了过来。晋文公折下一根柳枝戴在头上,给这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时间很接近,后来就变成了一个节日清明节。而清明扫墓祭拜祖先,折柳插柳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