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为了什么?
不可否认,读书可以让我们能辩是非,知对错,能通晓天下,能增长智慧,能提升我们的理解力、说服力,判断力……但是,这样看来,读书非常的功利,就像在打磨一把要杀人的剑,目的还是剑更锋利,功夫更高,以便打败对手,征服这个世界。
我书柜里就有很多类似于被热捧的书:《高手》、《刻意练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跃迁》来教我们怎么磨剑,怎么用剑,怎么杀人,甚至还有《乌合之众》、《自私的基因》、《贪婪的多巴胺》等等,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其实很丑陋,但又无法改变;很多人,只看懂了一个皮毛,就开始习惯性的愤世嫉俗,从书中挑出让自己愤怒或焦虑的情绪,开始发酵。有的人更加的努力的磨刀霍霍向猪羊,有的人干脆自暴自弃、开始游戏人生,有的人开始遁入空门,把国学灵修当成摆脱痛苦的工具……
我想说,不是为了让我们更加豁达,更加平静,更加快乐吗?我们的读书是不是本末倒置了?!真正的书不是一种防身的工具或杀人的武器,而是一股浸润内心的清流,从中你能看到“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的人生意义。
确实,我们身边无处不有无意识的群体,包括我们自己都是乌合之众,哪怕我们是理性和高知的精英,在群体里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那些能断言,能重复,能用感性的故事传染的偏执者,哪怕不惜牺牲自己和家庭,也会将他的信仰和观念像天女散花一样,“泽被”群体中的受众,而当群体被蛊惑、被激怒,习惯于模仿和跟风的个体,甚至会用残忍手段去实现共同的诉求——这是我们从《乌合之众》看到的。
但是,你有没有看到,正因为群体的凝聚力,领袖的号召力,才让我们古往今来诞生了很多勇士,不惜牺牲个体生命去捍卫荣誉;有没有看到,在群体里我们找到了某种道德的指引和安全感,也通过合作实现了我们的精神和财富的富足。只有了解了群体,才能避免我们成为乌合之众,才能让我们能以更明智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去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也正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可以真正驾驭自己,我们才更快乐和充实。
读《自私的基因》、《贪婪的多巴胺》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读书是为了什么?在我看来,只是摆脱焦虑和困惑,让我可以坚定自信的走未来的路,仅此而已。贪求的太多,反而失去的也越多。